小兵雄赳赳我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系列
劉海棲 著
“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父親的臨別贈言,開啟了16歲新兵劉立憲的成長之路。他像一塊生鐵,與其他性格各異的新兵一起,投入了軍營這座大熔爐。他們經受了烈焰的洗禮,被鍛打塑造,去除雜質,添加元素,最終成為一塊塊堅硬的好鋼。
本書以獨特視角和鮮活語言,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新兵連里一群新兵的成長故事,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真實而準確地展現了少年們在獨特環境里的成長歷程。
作者劉海棲,長期從事童書出版工作,編審。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曾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人物獎、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山東省勞動模范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作品有童話《無尾小鼠歷險記》《爸爸樹》《豆子地里的童話》《光芒》等,長篇小說《有鴿子的夏天》《街上的馬》《風雷頂》《游泳》等。作品曾獲第九屆、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入選“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并有作品翻譯為阿拉伯文和法文出版。
對我來說,軍營是陽剛之源。我覺得陽剛不僅僅是外在的表現,它更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養成,力量和勇敢當然是陽剛,但友愛、善良、包容、互助同樣是陽剛,連敢于認錯和遵守規則,都屬于陽剛的范疇。部隊生活恰恰是把你這塊生鐵放進熔爐里,高溫冶煉,不斷地加進各種有益的元素,慢慢地鍛打,去掉雜質,火里三遍水里三遍,最終變成一塊堅硬無比的好鋼。
——劉海棲
《小兵雄赳赳》: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原文刊發于《中華讀書報》2019年7月31日,本文有刪節
本文作者徐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書評人
描寫戰爭年代里小兵形象的文學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有李心田的《兩個小八路》、白樺的《小溪奔向海洋》、顏一煙的《小馬倌和大皮靴叔叔》、李涌的《小金馬》、張映文的《扶我上戰馬的人》等。這些小說里塑造的在革命隊伍中成長起來的性格各異的小戰士形象,不僅為中國當代戰爭文學、也為當代兒童文學留下了一條栩栩如生的小兵形象的畫廊。有的小兵的形象已經成為中國一代代少年兒童心中的英雄偶像和成長勵志的精神財富。中外文壇上由“小兵”而成為作家的,不乏其人,包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劉海棲也是小兵出身。由他來創作描寫小兵生活的小說,幾乎像在寫自己真實的少年生活回憶錄一樣,得心應手,順理成章,也如杏子黃熟、麥子落地一樣真實和自然。
“1970年。我16歲。12月末的那天晚上11點鐘,臨近午夜時分,我登上了東行的火車。我當兵啦!……”
小說開筆簡潔而大氣。故事講述的是和平年代里,“我”(劉立憲)和一群剛入伍的新戰友,都是十六七歲的小兵,在新兵連度過的一段朝氣蓬勃的、如同熔爐般火熱和沸騰的軍營生活,塑造了一組性格鮮活的、少年壯志不言愁的小兵形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格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但無論是處在哪個時代的少年人,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富有朝氣和力量,都擁有夢想,都富有英雄崇拜的情懷?!缎”埕耵瘛肥且徊砍錆M正能量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的勵志小說,也是一曲有關英雄夢想的“淬煉和鍛打之歌”,作者帶著我們重溫了一段青春似火、激情燃燒的新兵歲月。
因為作者在新兵連里親身摸爬滾打過,諳熟小兵們火熱的日常生活,再加上他也熟悉山東農村生活細節,多采用鮮活、質樸的生活語言來勾勒細節、刻畫人物,因此,小說的故事和人物都非常接地氣,無論是敘述語言還是人物對話,都簡潔、鮮活而單純,帶著清新逼人的生活氣息,明亮、明快和活色生香。
例如寫小兵們打籃球,像守陣地一樣,為了連隊的榮譽,個個豁出命似的在球場上橫沖直撞,結果,馬大壯的衣服給撕得稀巴爛,回家挨了他媽一頓笤帚疙瘩;小兵秦東久剛進部隊那會兒十分想家,晚上像一只豆蟲蜷在豆葉上,一聳一聳哭得好傷心;在侯班長眼里,部隊醫院的漂亮護士,眼睛像兩顆毛栗子,手指頭嫩得和蔥段子似的,而老家里的赤腳醫生留給他的印象是:手指頭賽過青岡木燒出來的木炭;寫新兵們參觀那些訓練有素的老兵疊出的被子,簡直就是一塊一塊切得很整齊的豆腐干;寫一位老兵、郝司務長掏出紙和油脂麻花的煙口袋,從口袋里捏出一撮煙葉子,熟練地卷了一根“大炮”抽起來的樣子:濃煙從他的鼻孔眼里噴出來,讓人想起火車頭……像這樣用鮮活、簡潔的生活語言描寫的細節,真實而生動,在小說里俯拾即是,讓人過目不忘。
小說重點書寫的還是“我”和戰友們“淬火”般的新兵生活和成長經歷。
主人公第一次領到鮮紅的領章和帽徽時,就有這樣的描寫:
我的眼前像是燃起了兩團火——
我的棉衣領子上,有了兩面火紅的旗幟。
今天我們發了領章和帽徽!發領章帽徽的場面挺叫我激動的,“大家要把名字、部隊番號和血型寫在這里和這里?!标愡B長指著帽子里面和領章后面說。
有人問,為什么要寫這些呢?陳連長說,以后打仗你受了傷,得輸血,一看這個就知道了,要是輸錯了血,你就完蛋啦!
于是,“我”和戰友們都用鋼筆把自己的名字、部隊番號和血型,都小心翼翼地填寫進帽子和領章后面的格子里。佩戴上了莊嚴的領章和帽徽,小兵們一個個頓時擁有了一種神圣感和自豪感?!皟蓤F火苗在眼前閃耀,我好像在做夢!”
小說寫到最后,經過一次次淬火和鍛煉而漸漸成熟成長起來的主人公劉立憲,告別新兵連,邁開堅定的步伐,追趕著長途拉練的大部隊,要去演習的前線指揮部報到了。在他的心目中,“前指”、作戰室,才是一個戰士、一個真正的軍人的崗位。年輕而堅定的戰士,邁著雄赳赳的步伐,朝著自己心中的夢想和目標追去。整個小說也在這里,干凈利落而又有力地畫上了句號。
人民軍隊就像一道滾滾向前的鐵流,整個部隊在成長,小戰士們成長的腳步,也一步步踏實而堅定地向前邁進,誰也沒有后退和落伍。人民軍隊也像是一座爐火通紅的大熔爐,能把所有粗糙、頑劣和膽怯、軟弱的少年人,淬煉和鍛打成真正的男子漢?!吧倌晷氖庐敀傇?,誰念幽寒坐嗚呃?!睆倪@些分別來自城市和鄉村、有著不同家庭背景的小兵身上,我們也看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那個特殊時代的共和國影像和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感受到了在那個相對來說比較貧困、封閉和沉悶的年代里的一代青春芳華,以及未曾熄滅的理想主義與英雄夢想的火焰。
精彩書摘
我把槍從肩上拿下來,端在手里。
那亮點并沒有再往前來,它們閃爍了一會兒就消失了。
我松了一口氣,又把槍上了肩。
我頭頂的樹上傳來貓頭鷹的叫聲。
那邊又有野貓喵喵的叫聲。
我忍不住又咳嗽了兩聲。
那些聲音沒有了。
遠處隱約傳來火車鳴汽笛的聲音。我們營房北邊有一條鐵路,我們就是坐火車從這條鐵路上過來的。
我的耳朵在夜晚變得非常敏銳。
天越來越冷,我覺得都要凍僵了。我的臉也凍木了,我試著咧咧嘴,皺皺眉,看能不能做點什么表情。首長給我們講戰史時,講了在朝鮮戰場上打得最苦的那一仗,當時剛入朝,部隊還穿著單衣,氣溫一下子降到零下幾十度。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和敵人作戰,我們的部隊打得英勇頑強,消滅了不少敵人。但有些戰士被凍死了,收集他們遺體的時候,發現凍死的戰士臉上都是笑的,這是因為人臉的肌肉被凍僵時都是笑模樣。我覺得我的臉老在笑,是不是也凍得差不多了呢?
我使勁擠眉弄眼做各種表情。
似乎什么表情都做不了。
就是要笑。
但心里想的卻是——哭!
我不記得什么時候受過這種罪,我從來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么難挨的事情。我有點想家了!我有段時間沒想家了,我以為我把想家的問題解決了呢,其實沒有!我想起我媽冬天總是給我灌好暖水袋,把暖水袋塞進我被窩里。打了熱水叫我洗臉洗腳。我的手在外面瘋玩凍皴了,我爸用熱水給我泡,搓掉泥,用黑肥皂洗,再涂上厚厚的油……可是現在我的腳麻了,臉也木了,手也不聽使喚了,也沒人管我!
我有了委屈的感覺。
憑什么是我呀!
想到這個,我就越來越委屈。
我的鼻子發酸了。
……
我知道我不該這么想。我拼命攆這種感覺,要把它攆走!
它不愿走,就像鉆到家里的老鼠那樣到處跑。
這不行,我非攆走它不可!
我知道我爸不會希望我是膽小鬼可憐蟲,我媽也不會!
我甚至感覺到有一束目光在身后盯著我,那束目光既像針扎,又充滿溫暖!
我把身子挺得直直的,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哨兵啊,真正的哨兵什么都不怕,我不能辜負了那束目光。
……
天上的星星仿佛都凍住了,不再一閃一閃的了。
那些聲音也沒有了。我倒是希望貓頭鷹和野貓再叫上幾聲,甚至那幾粒綠幽幽的亮點再出來,那至少說明還有東西沒有被凍住?,F在這個樣子,似乎所有的東西都被凍住了。
那邊墻根有團黑影動了一下。
我怕是我看花了眼,或者是疑心生暗鬼叫害怕嚇的,又等了等。
那東西又動了。
我趕緊把槍從肩上摘下來。
我努力張開嘴,大喊:
“口、口令!”
我都凍得說不清楚話了。
我結結巴巴地一喊,那邊就說:
“刺刀!回令——”
“草鞋!”
那天的口令是“刺刀草鞋”。
我聽出是誰了!
果然,侯班長從黑影里走出來。
換崗的人也過來了。
我這才知道,侯班長竟然陪我站了整整一班崗!
侯班長發現我咳嗽,又是第一次站夜間崗,他有點擔心我,就沒有回去睡覺,躲在黑影里暗暗地陪著我。
來源: 青島出版集團
責任編輯: 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