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靈山島,聳翠疊綠。遠遠望去,群峰雄踞于萬頃碧波之上,好一幅氣象非凡的山海畫卷。作為中國北方第一高島,長久以來,靈山島陸島交通碼頭泊位不足,給島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中建筑港集團擔負起建設重任,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于近日完成了靈山島生態修復示范區(二期)陸島交通碼頭改擴建工程主體施工。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秉持“科技為骨、綠色先行、生態保護”三位一體理念,高標準完成全部施工任務,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助力。
科技為骨,為島嶼提供“新動能”
在前期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集思廣益,把灌注樁施工平臺由鋼平臺變為回填石料平臺,在灌注樁施工完成后,對回填石料進行二次利用,既解決了石料儲存的問題,提高了施工效率,又降低了風浪對施工的影響,保障了施工安全。
此外,為保護周邊生態環境,預制方塊需要在陸地的專業預制場經海路運輸至現場進行起重吊裝。因此,方塊預制的質量管控及長距離復雜海況下的方塊運輸、存儲及安裝施工,是本工程的施工重難點。方塊預制階段,項目部精確加工定型鋼模板體系,在模板支設過程中采用四角定位的方式保證模板支設的規范性,為方塊安裝質量提供保障。
綠色先行,為環境提供“新助力”
項目建設一直秉承“綠色先行,協調一致”的原則。首先,新項目的選址與原有交通碼頭及避風港池同一軸線,重新整合,使三者完美結合,交相呼應,能夠充分發揮出新舊建設的協調效應;其次,站在改擴建后碼頭的最高點,向左可遠眺島內自然景觀“象鼻山”,海島風景盡收眼底,向右可觀賞島內標志性建筑“貝殼樓”,島內風土人情一覽無余。
為建造美麗鄉村,提倡綠色海島,助力打造“生態美、環境優”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項目攜手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駐島邊防派出所、駐島部隊、駐地城口子村委村民等,在靈山島栽種300余棵“致富樹”、“生態樹”,為守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鄉村貢獻“筑港力量”。
生態保護,為海域激發“新活力”
從工程承建之初,項目團隊傾力將其打造成碧海藍天工程,以綠色施工保護海域生態。秉持“保護海洋環境,助力海島旅游業發展”的理念,技術團隊重點關注施工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編制施工專項方案。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嚴控塊石含沙量,對不合格石塊采取沖洗或退場處理;利用全流程低潮施工,減少混凝土等施工原材料對海水的污染;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采用“5+2,白+黑”兩班輪轉作業,最大程度加快挖泥抓斗提升速度,以綠色環保標準保障了現場施工,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時維六月,島上的樹木花草郁郁蔥蔥、生機勃勃。項目的建成將全面改善靈山島原有陸島交通碼頭泊位不足的現狀,更好地協調靈山島的生態環境和景觀環境,為海島后續旅游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建筑港集團勇擔“海洋基地建設尖兵”使命,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到實踐中去,勇擔使命責任,積極融入駐地、服務駐地,為鄉村振興、民生服務和生態建設貢獻“筑港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王澤佩 通訊員 馬冠成 劉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