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以來,青島市組織開展以“共建法治政府、共享法治陽光”為主題的“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年”活動,并入圍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候選城市,部署開展“法治鎮街”評選活動,首批評選“法治鎮街”20個,以點帶面推動鎮(街道)法治建設水平整體提升,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履職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青島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萬振東,青島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新鋒出席會議并發布。
新聞發布會現場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成立青島市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青島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統籌推進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進一步厘清疫情防控、飲用水水源保護、膠州灣保護等事項職責邊界,推進政府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
全面落實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公布市級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清單345項,基本涵蓋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當事人獲取難度較大的證明項目。
推行“一事全辦”“一業一證”主題式場景服務,“一事全辦”服務主題達到211個,“一業一證”行業目錄達到50個。出臺《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推出46條創新措施,服務企業、自然人、項目建設、創新創業“四個全生命周期”,更大程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深化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督促惠企政策落實制度,設置惠企法律服務窗口、建立律師“坐診”制度,服務企業1.7萬件次,創建網上服務平臺并入選“2021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司法創新案例”。
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提高法治政府建設保障水平
加強黨對政府立法工作的領導,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審議“十四五”政府立法規劃、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等事項。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市政府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青島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青島市海洋牧場管理條例》等2件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辦法》《青島市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8件市政府規章。制定《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辦法》的做法,被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地方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在全國推廣。
深入開展評估清理工作,市政府提請市人大常委會修改5件、廢止1件地方性法規;修改5件、廢止1件市政府規章;修改3件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市政府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篩選出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影響面廣的15 項決策事項納入重大行政決策范圍。
在全省率先探索市政府法律顧問提前分配任務、全程參與重大行政決策制定的新模式,遴選15名市政府法律顧問全程參與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制定《青島市重大行政決策過程記錄和材料歸檔工作指引》,實現重大行政決策檔案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制度,組織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執行情況督查,不斷提高行政決策質量和效率。
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
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機制。整合鎮(街道)行政執法力量,構建“1+N”基層行政執法體系,推動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
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搭建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權力事項網上運行平臺,全市240余家單位上線使用。制定不罰、輕罰事項清單,涵蓋28個行政執法領域382項違法行為事項,辦理不罰、輕罰案件8.86萬件,減免處罰金額1.01億元,惠及6.71萬個市場主體。
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印發指導意見和事項清單,發揮行政裁決化解民事糾紛的“分流閥”作用。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加強和規范行政應訴工作,全市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2945件,市政府本級收到行政復議申請1443件;各級行政機關新發生行政應訴一審案件2861件,以市政府為被告的一審案件221件,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
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等各類監督有機貫通,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制度。積極發揮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等監督作用,實現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
健全突發事件應對制度
提高突發事件依法處置能力
修訂《青島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青島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范突發事件組織指揮體系,細化突發事件防范應對措施。全面梳理各區(市)、各行業多發易發突發事件,深入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案例分析和應急資源調查,做到“有風險就有預案”,全市共制定市級專項預案28個、區(市)級專項預案225個、鎮(街道)級預案1072個。建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開展“應急預案落實年”活動,對特種設備、地鐵運營、海洋漁業等11個預案進行全面演練。建立直達鎮(街道)基層、應急專家、救援隊伍的應急指揮和聯絡通訊機制,推動應急指揮直達基層一線。
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
實現信息化與法治化深度融合
堅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促進依法行政,加快推進信息化平臺建設,完成村(社區)網上政務服務站點建設任務。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比例,上線“愛山東·青e辦”APP3.0版本,提升個性化服務水平,推出“千人千面”服務新模式。加快推進政務數據有序共享,組織開展高頻數據集中匯聚,新歸集328類7.1億條數據。
以開放公共數據為突破口,建設線上“數字實驗室”,推動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有序流通、融合應用。印發《全面深化電子證照應用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推動電子證照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共享應用。深入推進“互聯網 +監管”執法,建立常態化監管數據更新報送機制,數據覆蓋率和及時率均居全省前列。積極開展移動執法APP試點,累計通過移動端錄入行政處罰案件2098件。
下一步,青島市將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立法質量、提升行政執法水平、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加強行政權力監督、完善依法治市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法治青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做好迎接中央依法治國辦實地評估工作,全力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瑞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