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電商下半場,618成了“獨角戲”?

    快到6月底了,應該也沒有什么更新的戰報了,終于敢說:今年的618,是肉眼可見地安靜了很多。

    6月18日,是羅永浩宣布閉關創業的第5天、李佳琦停播的第14天、辛巴在辛選內部會議上宣布把業務移交給蛋蛋管理的第16天和薇婭離開直播的第180天。

    “四大天王”的缺位、網友的異常冷靜以及線上流量的昂貴,使得今年的618,成了史上最冷清的一次。

    當各大平臺不再轟轟烈烈地發戰報、閉口不談GMV的時候,我就知道,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抱歉,貌似6月20日晚,天貓618項目負責人面向商家發了一封感謝信,然后在媒體上有一個分類的“終極榜單”,女裝打頭。

    可能只有京東是個例外,作為618的發明者,京東在6月19日凌晨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戰果:5月31日20:00-6月18日23:59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較去年618的3438億元增長10.3%。

    去年“雙十一”的時候,我就說電商進入下半場了。不是商家的活動不精彩,也不是媒體的宣傳的不到位,就是時代變了。中國的互聯網早已告別了蒙眼狂奔的高速發展時代,現在能小步快走就已經不錯了。其實電商的流量也已經快到頂了,只不過靠著直播帶貨這種新玩法兒又振作了一下,但直播帶貨虹吸的流量主要是存量,真正能拉來的新流量并不多,直播帶貨的玩法其實主要是對存量用戶的爭奪,注定會更早地見頂。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今年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3.0%。你們可以算一算,現在每年的網民增速已經降到了5%以下了,與十年二十年前10%+甚至20%+的增速相比,云泥之別。

    以前,只要跑起來都能掙錢,只要不掉隊都能發展,只要轉手賣賣流量數據都能好看。

    現在,電商從easy模式進入hard模式了,從淺水區游到深水區了,從比拼招式好看到比拼內力了。

    1

    要聊618,得從一個遙遠的故事開始。

    2007年,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和今日資本的創始人徐新見面聊融資,從晚上10點一口氣聊到了凌晨2點。

    聊完后,徐新當場拍了板,要投京東,不能放他見其他投資人。

    后來,她說劉強東有兩個地方打動了她:

    一是京東不打廣告,但每月銷售額都比上個月增長10%,“這一定是某個大的品類機會來臨了,打中了消費者的要害”

    二是劉強東沒有PPT,直接對著網站講產品,“很誠信”。

    她問劉強東想要多少錢?對方回復:“200萬美元?!?/p>

    “200萬美元哪兒夠?。∑奉悪C會來臨的時候,你要舍命狂奔吶!”徐新說,“舍命狂奔是需要錢和子彈的?!?/p>

    最后,徐新給了1000萬美元。

    京東拿到融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張品類,京東的銷售額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刷刷地漲。短短兩年,京東的銷售額就從8000萬躥升到了13.2億。

    但很快,物流就成了瓶頸。

    不但送達時效不能保證,還經常因為太暴力把產品摔壞。劉強東說:“如果物流方面的體驗上不來,京東將來很難和其他的平臺一爭高下?!?/p>

    他決定自建物流,這是一個曠日持久的燒錢活動。劉強東估算,如果是自建物流覆蓋全國的話,要10億美元。這個數差點沒把投資人們嚇死,當時京東就融到了1000萬美元。大家紛紛表示要慎重,幾乎沒人表達支持。

    但劉強東力排眾議、一意孤行。

    真正開始做了,才知道這玩意兒到底有多燒錢。

    融到的錢很快就燒沒了,就再融,融玩再燒,燒完再融。

    有段時間,京東遲遲找不到錢。

    劉強東找到了自己的人大校友、高瓴資本的張磊,劉強東想要7500萬美元,張磊給他撂下了一句著名的話:“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p>

    按照張磊后來的說法,這個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燒錢的生意,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上是看不出來核心競爭力的。哪怕僅在幾個大城市運作這樣的模式,至少也需要25億?!皠姈|要7500萬美金,連實驗都做不了”。

    張磊之所以要“向上砍價”,就是為了“燒”出一個完善的物流體系。物流體系是重資產,如果不“燒”足夠的錢很難打造起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也創造不出核心競爭力。

    后來,張磊還帶著劉強東去了沃爾瑪總部,全面了解沃爾瑪的物流網絡和倉儲系統,并很快在京東展開了供應鏈再造和物流渠道優化。

    2

    在向京東投資的同時,徐新還推薦了一個叫徐雷的人,他當時任職于中國最大專業網絡營銷服務提供商好耶網絡,是總經理。

    后來,徐雷去了京東,還接任劉強東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2014年6月,他果斷推翻了京東一貫以來的傳統促銷季——“紅六月”。

    京東的司慶在每年六月,每年這個時候,京東都會舉辦一整個月的營銷活動,被稱為“紅六月”。但徐雷認為,“紅六月”的說法太籠統,雖然持續的活動時間長,但是很難給消費者留下記憶點,營銷效果非常有限。

    他決定要創造一個屬于京東的記憶標簽,打造一個屬于京東的大促活動。

    后來,這個活動被定名為“618全民狂歡節”。

    再后來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這個活動成功出圈,各大平臺紛紛參與,成了全民性的“年中購物節”,所謂的司慶,漸漸少有人知。

    今年的6月17日晚8點,京東618正式開始。

    晚上8點剛過,家住上海嘉定的王女士就收到了京東快遞小哥送來的迪卡儂飛盤,成功拿下今年京東618巔峰期在全國范圍內送達的第一單。

    伴隨著大促,快遞也真正成了快遞。

    15年前種下的兩粒種子,枝繁葉茂。

    2020年,京東集團通過京東物流網絡處理的線上零售訂單總數中,約90%于下單當日或次日送達,其中超過60%的訂單為211限時達。

    京東的時效標準是:客戶在當天上午十一時前下單,當天就能收到包裹;若在前一天晚上十一時前下單,則可在下單的次日下午三時前收到包裹。

    為什么京東能做到呢?或者說,為什么只有京東能做到呢?

    京東物流能這么快,是因為它是攬件在前,消費者訂單在后;其它平臺則是訂單在前,攬件在后。

    這個叫“以儲代運”,就是把貨物送到預計將產生大量需求的市場附近倉庫“待命”。

    消費者在京東下單后,商品在距消費者最近的倉庫出庫,發往全國7280個配送站中的一個,由京東小哥配送。

    而用戶在別的平臺下單,物流公司需要從賣家攬件、再運往目標城市。

    京東物流在全國運營管理43座“亞洲一號”大型智能物流園區和約1400個倉庫,倉儲面積在所有物流企業中是碾壓式的存在,這是它以儲代運的模式使然。

    這背后,是京東商城海量訂單的支撐,只有量起來了,才能最大限度的拉低成本。這也是為什么其他物流沒法這么玩的原因,因為沒有這么大的訂單支撐。

    在后來的日子里,很多大佬都意識到了自建物流可能是“難但正確”的事兒,但再也沒有人走通過這條路,倒也不完全是錢的事兒。主要是京東一開始是做3C起家的,自建物流相對成本可控,因為這類產品體積小但貨值高,自建物流相對劃算,等量起來了在擴展到其他領域,雖然燒錢,但成本可控,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成本就越來越低。但如果你一開始賣書或者買衣服,自建物流成本就非常高。

    隨著規模的擴大,效率的提高,成本會越來越低。

    京東的內力還有一點,就是自營為主,這在所有一線電商平臺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今年第一季度,京東自營管理了超過1000萬個SKU(最小庫存單位),平均庫存周轉天數做到了是30.2天。

    庫存周轉天數是商品從入庫到出庫的天數,天數越短,占用的流動資金就越少,利潤空間也就越大。對零售行業,庫存周轉天數是體現供應鏈效率的關鍵指標。

    行業公認供應鏈能力的兩大巨頭,Costco是30.4天,沃爾瑪是45.5天,他們管理的SKU數量分別是5000個和5萬個。京東的30.2天已經接近零售行業的極限水平。

    這兩大核心競爭力,才是京東進入電商下半場的兩張船票。

    3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Z世代青年線上消費洞察報告》說,理性、清醒成為Z世代選購商品時的兩個關鍵詞,電商平臺的大促無法像從前一樣刺激他們進行沖動消費和超前消費。

    根據百度搜索指數,2021年618熱度峰值為10441,較2020年的23900縮水50%以上,今年更是進一步下滑至10368,甚至低于2014年時的峰值水平。

    可見,消費者對于購物節的熱情,已然開始退潮。

    當消費者回歸理性,以前的玩法就要改變了。

    流量越來越貴,你怎么吸引商家大出血參加活動?

    促銷越來越頻繁,你怎么吸引消費者持續保持參與?

    滿減規則越來越復雜、消費鏈路越來越長,你怎么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直播電商注定是過眼云煙,隨著流量越來越難獲取,直播電商也將面臨著流量枯竭的時刻,這個時刻的來臨會比傳統電商更快。

    直播,顯然不是一個好方向。直播的流量,來得快去得更快。

    當然,也不能都不干,假裝躲起來徹底不關心數據。作為互聯網公司,不關心數據也是掩耳盜鈴般地自欺欺人。一個做流量生意的,怎么可能對數據漠不關心呢?

    618到底怎么改變,歸根結底還是京東說了算。

    拋開618的創始者身份不談,在一線電商平臺中,京東可能唯一一個堅持“結硬寨、打呆仗”苦哈哈地堅持搞硬實力的一個。618,也一直是京東的主場。

    從需求端到供給端,模式從輕到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這個方向。但15年前就決定這么做的,只有京東。

    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在上海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只有京東還能想想辦法送貨。如果不是15年一以貫之的積累,這是無法做到的。

    蘋果的CEO庫克最推崇的一本書叫《與時間競爭》,里面有句話說:“時間是商業競爭的秘密武器?!倍鄶灯髽I恐懼時間,他們相信只有爭分奪秒才能跑贏競爭;少數企業敬畏時間,他們相信一件事得持續做十年、二十年,才能做好。

    我想,電商的下半場,就是與時間競爭。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