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合示范區獲悉,近日,上合多式聯運中心迎來三列煤炭回程專列,這是自5月1日我國調整煤炭進口暫定稅率政策實施后,上合示范區首批煤炭回程專列。班列搭乘山東高速集團統籌運營的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快線”,貨量共計384個標準箱,約5000噸煤炭,經滿洲里口岸入境,順利抵達上合多式聯運中心(中鐵集裝箱青島中心站)。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據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生產原煤40.7億噸,比上年增長4.7%,比2019年增長5.6%,兩年平均增長2.8%;進口煤炭3.2億噸,比上年增長6.6%,煤炭需求旺盛。據悉,為加強能源供應保障,推進高質量發展,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對所有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原本實施3%、5%或6%最惠國稅率的進口煤炭,此次均將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上合示范區深刻認識到新形勢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極端重要性,認真分析近期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在中鐵濟南局的大力支持下,促進煤炭進口,強化煤炭保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齊魯號)進口煤炭約800標準箱,預計全年進口約2000標準箱,為煤炭進口提供了安全穩定的物流通道。
據悉,今年1-5月,上合示范區累計開行班列357列,同比增加37.3%。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歐班列(齊魯號)越跑越遠、“名氣”越來越大,曾經的“單程列車”也贏來“返程貨源”,越來越多的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和貨商選擇通過中歐班列(齊魯號)運輸原材料進口和成品出口。截至目前,回程班列達192列,板材、糧食、礦產品等原材料源源不斷地進入國內,回程貨源不斷拓展,運輸效率不斷提高,有力促進了國際商品貿易增長。
下一步,上合示范區將著力確保煤炭運輸高效有序進行,為能源保供貢獻力量,同時,依托山東省作為“地煉強省”和上合組織國家“原油輸入大省”的獨特稟賦和優勢,加強統籌謀劃,聚焦重點領域,整合各方面資源,與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方間開展能源合作,用好中俄能源基金等總規模200多億元的54支基金,為更高層級的能源合作提供金融支撐,全力建設“一帶一路”國際能源合作示范先行區,打造能源合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藍本和現實范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王沛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