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創投風投的熱土上,國有創投機構風來勢起,成為撬動創新產業活力的重要引擎。近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在華通創投投資的企業中,有四到五家企業有望于2022年實現上市。據了解,作為青島市國有創投機構中堅力量,截至目前,華通創投旗下基金規模突破100億元,已投資20余家青島本土中小科技企業,華通創投利用資本培育的這些上市后備力量不斷走向資本市場,成功為城市產業發展“播種”。
基金規模突破100億
作為青島市國有創投機構中堅力量,最近兩年來,華通創投廣泛聯合國內創投風投行業頭部機構、產業資本、青島區域國有投資平臺,主導設立了涵蓋智慧科技產業基金、高端制造產業基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基金等在內的基金生態體系。據了解,2021年以來,華通創投構建起華通集團“母子基金群”,將市場化運作與戰略性規劃有機結合,有效促進產業與資本的緊密融合及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華通創投旗下基金規模突破100億,基金集群效應凸顯,投融資鏈條進一步健全,資本賦能實體經濟功能逐漸深化。
據了解,目前華通創投投資的多家青島區域中小型科技企業已經成長為備受國內資本市場青睞的明星企業,其中包括“隱形冠軍”企業青島中科華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疫情期間擔任定點第三方檢測機構的青島海華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等。此外,華通集團母基金華資盛通基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投資的豐光精密于2021年11月登陸北交所,成為全國首批北交所上市企業。
“我們投資的企業中可能有四五家今年上市?!苯眨A通創投總經理譚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據了解,得益于“基金運作+產業資本+強化協同+數字賦能”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華通創投扎根青島區域,持續面向中小型科技企業布局培育,形成了以“核心技術+高成長性”為核心的“華通創投投資邏輯”,主導投資并深度扶持了一大批青島區域內儲備上市及“獨角獸”企業,投資勢能逐步釋放,國有創投機構的帶動效應顯著。
為城市產業發展“播種”
然而,國有創投機構的職責絕非單純的投資成功與回報,更承擔著實現政府部分經濟職能,帶動科技產業和創業投資行業發展的使命。這就需要國有創投機構從股權組織、戰略經營及文化理念等多方面打磨。
據了解,華通創投構建起政府資金引導、民間資金參與、市場運作高效,產業協同、組織健全的投資新格局,積極承擔青島市重大戰略投資任務,著力強化與華通集團“智能化先進制造業股權投資”主業協同,加大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力度,助力提升能級。當下,華通創投累計投資青島市優勢產業集群和前瞻性新興產業賽道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近百個,帶動著重推進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發展。以資引資,華通創投通過重點戰略性項目的精準投資,成功吸引市場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的大型集團企業運營機構落地青島。
目前,華通創投已投資20余家青島本土中小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培育的這些上市后備力量,成功為城市產業發展“播種”。
提升資本價值的有益探索
根據深圳創業同業公會的記錄,深圳市2000年左右的高峰期曾有196家創投機構,但到了2005年的時候,行業洗牌、轉型之后,只剩下10多家創投機構。具有國資背景的達晨創投直到2006年同洲電子上市后,項目才取得高回報率,往后較多成功項目幫助達晨創投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2006年以后相繼成功募集以達晨為系列的基金,到2010年上半年管理資金規模就已達60億。與深圳相比,青島的創投機構發展相對稍慢。但近年來,隨著青島加快建設財富管理中心的步伐,青島開始涌現出一批活躍的創投機構,尤其是國資背景的平臺公司,表現較為出色。
得益于多年來對產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產替代”產品智能制造企業的投資布局,華通創投通過資本工具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給出了青島區域國有創投機構提升產業競爭力、提升資本價值的有益探索與樣板示范。隨著“基金運作+產業資本+強化協同+數字賦能”四位一體運作模式的持續深入,越來越多本土中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賦能青島產業力量愈加強大。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