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黃島法院發布服務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5月20日上午,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召開服務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通報黃島法院服務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發布相關典型案例。

    新聞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黃島法院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作用,勇于擔當作為,銳意改革進取,為西海岸新區當好青島市高質量發展龍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聚焦西海岸新區工委(區委)決策部署,打造古鎮口涉軍維權、鐵山交通商務等特色法庭,設立自貿片區涉外商事法庭,精準服務功能區加快發展。開展查封土地和海域使用權專項清理工作,及時審理涉西海岸新區重大項目矛盾糾紛,司法保障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面打贏掃黑除惡攻堅戰,強化疫情防控司法擔當,有力維護社會秩序穩定。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法治體系建設,加大環境司法保護力度,為建設宜居幸福的美麗西海岸新區保駕護航。

    落實平等保護原則,優化涉企司法保障舉措,加大涉外和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力度,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加強破產工作協調聯動,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市場出清和重整救治功能,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強化民生司法保障,依法審理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創新執行機制改革,及時兌現當事人勝訴權益。完善線上線下一體化訴訟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時空在線訴訟服務。

    積極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格局,探索“互聯網+社區”訴前分流模式,在全區23個街道設立訴調對接辦公室,推動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推進全流程網上辦案新模式,互聯網在線調解、開庭成為常態,方便當事人參與訴訟。

    下一步,黃島法院將以“司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深入完善司法服務保障舉措,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黃島法院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具有社會關注度高、化解效果突出、類型新穎、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等特點,在彰顯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司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群眾切身利益等方面具有較高的代表性。黃島法院希望通過發布典型案例,將法律精神傳播給社會公眾,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全社會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水平,營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推動法治西海岸新區建設再上新臺階。

    案例一:

    青島首起涉黑案件宣判

    首犯獲刑20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案情簡介】

    2001年起,趙紅等人在某市場通過經營“洗頭房”的方式進行組織賣淫等違法犯罪活動,并于2007年年底逐步確立了在該市場“一家獨大”的地位,發展成了以趙紅為首的較為穩定的犯罪組織。通過轉租“洗頭房”獲取差價、強迫“賣淫業”店主交納保護費、從賣淫女的賣淫行為中進行營利抽頭等手段實現對該市場“賣淫業”的非法控制。為維護其非法利益、擴張勢力范圍、樹立非法權威,該組織先后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實施敲詐勒索、尋釁滋事、聚眾斗毆、強迫交易等違法犯罪活動。

    法院經審理認為,以被告人趙紅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具備了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特征、經濟特征、行為特征和非法控制性特征,依法認定為黑社會性質組織。被告人趙紅構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組織賣淫罪、敲詐勒索罪、強迫交易罪、尋釁滋事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20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3年。

    【典型意義】

    本案是依法從重從快打擊黑惡勢力犯罪的典型案例。本案系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后,青島兩級法院宣判的首起涉黑案件,打響了青島市掃黑除惡第一槍,有力震懾了黑惡勢力犯罪,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案例二:

    冒充女主播身份編造虛假信息

    詐騙上百名被害人130余萬元

    【案情簡介】

    熊某某與王某某等7人成立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招募多名業務員和女主播,由業務員冒充女主播身份,編造虛假的護士、幼兒園老師等主播信息,在“探探”“陌陌”“微信”等社交軟件上添加男性被害人,誘騙被害人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后通過編造戀愛關系、女主播過生日、與平臺解約要完成任務、身體不舒服、與其他主播PK等各種虛假理由,騙取被害人在直播平臺上充值后購買虛擬禮物送給女主播。該團伙先后詐騙上百名被害人,詐騙金額共計130余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熊某某等7人利用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的手段,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而支付財物,構成詐騙罪,分別判處11年6個月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熊某某公司其他主管、業務員、女主播均另案處理。

    【典型意義】

    本案是依法打擊新型網絡詐騙犯罪的典型案例。近年來,網絡直播成為新興熱門行業,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便捷和歡樂的同時,也讓傳統詐騙搭上“快車”,演變成為詐騙手法更加多樣、危害后果更加嚴重的電信網絡詐騙。法院依法嚴厲打擊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實施的詐騙行為,為網絡空間架起高壓線,通過此類案件的審理,提醒廣大用戶增強辨別能力、提高防騙意識,不要輕易支付財物。

    案例三:

    宣判轄區首例高空拋物罪案

    被告人獲刑8個月并處罰金

    【案情簡介】

    羅某某酒后在黃島區某小區6樓一戶內,通過廚房北窗戶向樓下扔電飯鍋、炒菜鍋、玻璃鍋蓋、菜刀、瓷菜盤等物品,致使該樓下兩輛轎車不同程度受損,嚴重影響小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惡劣影響。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羅某某高空拋擲物品,危及公共安全,情節嚴重,構成高空拋物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典型意義】

    本案是將高空拋物行為定罪量刑的典型案例。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增設“高空拋物罪”,高空拋物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本案也是高空拋物入刑后,西海岸新區判決的首例高空拋物犯罪案件。高空拋物行為具有高度危險性,極易引發重大事故,黃島法院依法審理高空拋物犯罪案件,體現了對高空拋物治理的積極回應,對于有效防范、遏制該類不法行為發生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彰顯司法在守護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方面的實招與實效。

    案例四:

    青島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案

    開啟“以補代罰”修復生態新模式

    【案情簡介】

    高某在黃島區開辦石子廠,從事石子加工經營,對當地山體造成了嚴重破壞,經評估僅森林資源資產損失即達230余萬元。在追責過程中,高某主動與黃島區政府協商并提出修復意見,區政府同意高某以替代修復方式承擔生態損害賠償責任。經評估和預算,最終修復費用控制在318.8萬元,由高某自行完成修復工作,由區政府對修復工程進行驗收。

    黃島區政府與高某達成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合同書,并申請法院司法確認。黃島法院受理后,通過公告、現場勘察、聽證會等多種方式,確認了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遂依法出具民事裁定書對賠償協議予以確認。

    【典型意義】

    本案是適用生態損害賠償制度的典型案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關于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首次將“修復生態環境”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方式。本案系規定施行后,青島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司法確認案,開啟“以補代罰”修復生態新模式,為加強生態修復、建設美麗西海岸新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案例五:

    轄區最大破產重整案

    盤活企業資產實現高質量發展

    【案情簡介】

    某(青島)置業有限公司項目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是集商業、住宅、娛樂及酒店于一體的大型濱海城市商業旅游綜合體。近年來,該公司因財務困境發展停滯,引發融資違約、拖欠工程款等系列問題,其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本案資產體量達60多億元,涉及債務規模近74億元,各類債權人300余家、購房業主近1400戶、商戶近300戶,面臨很大盤活壓力。法院迅速準確識別企業重整可能性,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該企業破產重整案。

    案件辦理過程中,黃島法院大膽創新,批準公司繼續經營,通過“邊營業邊重整”的模式,破解企業重整期間發展難題;通過落實府院聯動機制,破解資金監管、稅收債權申報、不動產查封解除等諸多難題;通過充分保障債權人受償率,成立債權人委員會進行監督,破解重整計劃表決通過難題。今年1月18日,重整計劃草案通過,1月20日法院裁定批準該重整計劃并終止某(青島)置業有限公司重整程序。

    【典型意義】

    本案是西海岸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破產重整案。黃島法院堅持黨委領導、府院聯動,在司法程序引導規范的前提下,抓住關鍵難題分類擊破,實現了通過破產重整盤活危困企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有力維護了經濟秩序,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案例六:

    5次開庭20余次調解不斷縮小雙方爭議

    化解系列經濟糾紛護航大項目順利投產

    【案情簡介】

    常州某公司與某化學(青島)公司簽訂3500萬元的干燥機買賣合同,后雙方因貨物質量和貨款給付等產生糾紛并互訴至法院。另外,被告某化學(青島)公司的母公司與原告常州某公司在其他地區也涉及訴訟??紤]雙方在化工行業的重要地位及具體案情,法院確立了推進調解、實質解紛的思路,并通過現場勘驗取證、組織5次開庭和20余次調解,推動雙方不斷縮小爭議,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原告為被告更換全部主要設備,被告支付貨款,連同雙方在其他法院的糾紛一并圓滿解決。

    【典型意義】

    本案是通過訴訟調解實質化解矛盾糾紛的典型案例。相關項目是山東省首批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優選高端化工項目,也是青島市近年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之一,黃島法院堅持調解優先原則,法院院長靠前調度、分管副院長抓落實,法官全程跟進,把調解貫穿案件審理始終,實現了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與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并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劉陽陽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