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了“養老金”,沒了養老錢
“我們辦了“養老金”,領了2100元,沒了辛苦攢的養老錢!”老人難過的說。
為什么辦了“養老金”,卻沒了養老錢?
歡天喜地辦了“養老金”
“我認識人社局的領導,可以幫忙辦理養老保險,之后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退休金!”王某某經常這樣說,稱不僅可以代辦養老保險,而且還能省錢,取得了其親戚孫某的信任。漸漸的四鄰八村的想領取養老退休金的老年人通過孫某聽說了王某某,在既想領養老金又想省錢的心理驅使下,齊某先、趙某國等18位村民將辦理養老保險的錢款共計37萬余元通過孫某轉交給了王某某讓其代為辦理養老保險,王某某承諾他們很快就會領到退休金。大家歡天喜地辦了“養老金”,心情激動地等待領取退休金。
領了2100元,沒了養老錢
王某某代辦 “養老保險”后,用“參保人”的身份證件辦理了銀行卡并一一發放,大部分參保人銀行卡收到了2100元的轉賬,王某某稱這是人社局發放的“養老金”。除了這筆轉賬外,參保人再也沒有收到過任何“養老金”,發覺到事情不對,參保人四處尋找東躲西藏的王某某。原來,他們收到的2100元是王某某將自己銀行賬戶內的錢轉賬發放到他們銀行卡上的,之后孫某某停止轉賬,所以他們未能按時領到“養老金”?!皡⒈H恕被腥淮笪?,不但領不到“養老金”,還沒了養老錢。
事情敗露,王某某落網
王某某騙的多數被害人是老年人,利用的是老年人想老年生活有所保障而辦理養老金,同時又認為王某某通過其認識的領導可以用更少的錢辦理養老保險的心理,在這種雙重心理的驅使下,將錢放心的交給了王某某,發現被騙后,后悔不已。報案后,王某某很快落網。王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冠縣人民檢察院以詐騙罪對其提起公訴。
檢察官寄語
近來,以代辦養老保險的形式進行詐騙的案件屢見不鮮,侵害的主體以老年人居多,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的身心特征。除此之外,以養老名義實施的有關犯罪還包括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保健品、收藏品等)”、宣稱“以房養老”、開展“養老幫扶”等形式,主要針對老年人實施。老年人要警惕類似詐騙!
來源:冠縣檢察院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