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做海洋強國的“追夢人”

    仿佛掙脫了羈絆,一輪紅日跳出海面……

    2021年4月,南海神狐海域。當我站在“海洋地質九號”船上目睹海上日出的時候,似乎又變回了當年那個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少年。

    2006年,了解到我國海洋裝備與海洋科考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我選擇了物理海洋作為求學志愿。畢業后,我開始從事海洋調查工作,一出海就是一個多月,顛簸的海面、狹小的船艙,都抵擋不住一個年輕人對海洋科研的熱情。

    但那時候我們的海洋科考能力比較弱,出海航次少,研發的海洋科研裝備無法及時搭載科考船海試,研發周期無形中就變長了。因為航次少,一些青年科學家很難爭取到航次資源,總是望船興嘆。

    到了2016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組建了深遠??茖W考察船共享平臺,對平臺內所有船舶的閑置航時、可共享航時進行了科學規劃調配,定期發布航次信息,為各地科學家提供搭載科考海試服務,這種做法極大提高了船舶的使用效率?,F在,我們幾乎每個月都有船出海,年輕的科學家們也擁有了很多海上實操機會,海洋科研成果研發周期大大縮短。

    這幾年,我們不斷加強科考船隊建設,深遠??茖W考察船隊從2018年的24艘擴大至37艘,科考航跡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極地等海域。船舶條件也越來越好,2019年入列的“東方紅3”船,是全球最大的靜音科考船,不但綜合科考能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也為出海人員提供了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十幾年來,我見證了中國第一艘萬米級水下滑翔機海試成功,第一型大深度自持式剖面浮標從樣機走向成熟,第一型深海剖面測試平臺投入使用……

    迎著朝陽,每一次出海,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海洋強國之夢更近了。(本報記者劉艷杰、朱楠采訪整理)

    來源: 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 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