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衛健委、市文明辦聯合舉辦2022年度“青島市好護士”推薦評議活動,經單位推薦、小組評審、會議研究,青島市口腔醫院門診一片區護士長荊進、消毒供應室護士吳玉娥獲2022年度“青島好護士”榮譽稱號。
荊進,青島市口腔醫院門診一片區護士長兼牙周黏膜科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3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青島市護理學會科普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青島市護理學會護患安全管理委員會委員、青島市口腔醫學會口腔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2022年3月,新冠病毒再度肆虐青島。由于有備用醫院的工作經驗,荊進再次被緊急抽調支援。征求意見時,荊進只說了句,“我可以,讓我去吧!”定點醫院任務的繁重程度可想而知,而她舍小家為大家,毅然選擇逆向而行。
從青島市口腔醫院的片區護士長,轉身成為默默奉獻的“院感人”,荊進用自己專業知識和艱辛汗水,點燃一盞燈,與看不見的病毒戰斗,守護著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
不護理病人依然不能放松
2021年幾乎整個夏天,荊進都是在青島市公共衛生應急備用醫院全封閉中度過的,負責檢驗科和放射科的院感工作。
院感工作不用護理病人,是不是意味著不再承擔風險和壓力呢?“院感工作,看起來不像搶救病人那樣驚心動魄,也不像護理工作那樣直面病人,但只要有一個戰友感染,整個團隊都有感染風險。”荊進說。檢驗科一直和病人的核酸樣本打交道,放射科則直面病人。承擔著守護兩個科室生命安全重擔的她,對待每一項工作都極其認真,不敢有絲毫懈怠。
挑毛病、操碎心是工作日常
每天第一件工作,是各個區域的物體表面核酸采樣,保證每位工作人員安心、放心工作。她還要時刻關注每一批進出人員的防護服穿脫是否合格、院感操作是否到位。只要發現問題,她都第一時間指出來,并親自示范。
總是在挑毛病,一天到晚操碎心,這就是荊進的工作日常。用她的話說:“呵護戰友是我的職責,我啰嗦幾句換來大家的安全,值得。”作為一名“院感人”,荊進每天檢查規范、物表采樣、及時上報,只有做到了然于心,她才能放心、安心。
濕透的全身和冰冷的雙手
在炎熱的夏季,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工作,很快便汗流浹背。若是“全副武裝”之后,再進到曬透的移動CT車里,會是一種怎么的體驗呢?
移動CT車為復診患者做檢查用,不可能開空調,為防止車內人員中暑和其它意外,荊進必須在車內認真觀察。由于精神高度緊張加上天氣炎熱,每次任務結束,荊進都會有種高溫汗蒸后的虛脫感,整個任務過程像“泡”在自己流出的汗水里干活。而另一個極致的體驗卻是,反復規范的手衛生消毒帶走了手部溫度,導致手部僵硬。出艙后濕透的全身和冰冷的雙手形成鮮明的對比。
舍小家為大家再次逆行出征
2022年3月,荊進第二次進入定點醫院工作,每天都安排得非常緊湊,抽不出時間關心家人。“家人都理解支持我,孩子大了也很懂事。”荊進的孩子今年6年級,準備小升初的她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而現實情況經常是,忙碌了一天,荊進看到孩子發來的語音想要回復,而電話另一端,抱著手機苦等媽媽消息的孩子已經睡著了……
定點醫院里的墻上貼著一句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荊進說,“每當看到這句話,我就由衷地感謝我的職業,它讓我如此貼近生命?!薄t療救治是守護患者生命的安全線,感染防控是守護醫護人員生命的安全線——你們守護生命,我來守護你們!
一腔熱情獻給口腔護理事業
白衣天使的責任擔當,一切都有跡可循。由于口腔診療的特殊性,常有噴濺操作進行,防護級別要求要高于其他專業。戴護目鏡和防護面盾、戴防護口罩、穿防護服、診療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含氯消毒劑次無數次的擦拭、紫外線消毒、診室通風……這是荊進作為口腔醫院的一名護士長每天雷打不動的消毒防護日常。
1999年來到醫院,從普通護士、總帶教、科室護士長,一直到片區護士長,她用自己的行動緊跟醫院發展的腳步。她身上那股對于護理事業的熱情,在臉上、話語中依然濃烈而清晰。而在疫情大考中,她也正在用一個“院感人”的新身份,踐行著南丁格爾的誓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張延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