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無疑是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每一年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許多人的命運也因為這一次的考試而發生了改變。距離2022年高考還有30多天的時間,隨著高考時間的臨近,一些考生相繼出現了一些考前焦慮的情況。劉麗(化名)是我市某高中的高三學生,近期由于出現晚上睡不著覺、食欲下降、以及上課沒有精神等原因,來得到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經專家診斷后,劉麗患上了考前焦慮癥。精神衛生中心專家給予了心理和相應的藥物治療后,有了明顯的好轉。
“隨著中高考的臨近,近期我們科室接診了多例類似病例。”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二科主任孫平表示,在中高考這種大考面前,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意義,它可以充分調動身體各臟器的技能,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然而,過度的焦慮則會對人體功能造成影響,從而成為焦慮障礙。出現這種焦慮障礙的原因往往是考生或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從而產生了巨大的自身壓力造成的。因此,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是避免考前焦慮障礙的重中之重。
考生首先要認清自身現有的學習能力與水平,制定一個現實目標,即通過正常水平的發揮就能實現的目標,這一級目標的制定可讓考生緩解焦慮,踏踏實實將復習進行到底。同時,考生要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個理想目標,即在發揮很好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的最高目標,這一級目標的制定能極大激發考生復習的激情與動力。此外,考生也要為自己制定一個最低目標,即一旦在高考中發揮失常,也能實現的目標,這一級目標可幫助考生正確地看待高考,實現順利復習。
一年一度的高考對每個考生來說都是一道關口,因此考生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歸根結底,高考就是我們人生眾多考試中的一個,只不過它的含金量比較高罷了。面對高考我們每個人都會出現相應的焦慮情緒,主要是因為我們自己對高考的意識程度發生了改變,把高考看得太重,太在意高考成績的好壞。然而,當我們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考試成績上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放在平時復習過程中的精力就會少。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我們要將精力合理分配,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目標,要更多地注重眼前,走好每一步。正如很多老師提及的,高考最后拼的是心理,你即使只發揮出正常水平也可能是高考最后的贏家。
專家提醒廣大考生,適當的考前焦慮是一種正?,F象,如果自己出現了嚴重的焦慮情緒,已經影響到學習和精神狀態,希望盡早就醫,以免影響高考的正常發揮。家長、老師也要在考生備考過程中,加大對考生考前焦慮情況的重視,若發現考生出現焦慮障礙等問題要及時干預并積極引導,讓考生們可以以一顆平常心來迎接高考的到來。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