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喜報!民營經濟發展“青島樣板”入選“山東省改革試點成果”名單

    日前,中共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表彰2021年“山東省改革試點成果”“山東省改革品牌”“山東省改革尖兵”的通報》,打造民營經濟發展的“青島樣板”入選2021年山東省改革試點成果。這是受表彰的唯一一個與民營經濟相關的改革試點成果。

    此次能夠入選充分體現了青島支持民營經濟改革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在全國全省推廣借鑒的價值。據悉,2021年,青島市曾成功入選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首批創建城市,14項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獲全國推廣。

    發展持續向好  展現出強勁發展韌性和活力

    近年來,民營經濟穩中加固、持續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貢獻繼續加大,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活力。數據是發展經驗的最好證明。2022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6.0萬戶,占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99.3%。其中,新登記民營企業2.4萬戶,占全市新登記企業總量的98.3%。截至2022年3月,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94.7萬戶,同比增長7.1%,實有民營市場主體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3%。其中,實有民營企業70.6萬戶,同比增長8.8%,實有民營企業占全市實有企業總量的95.3%。

    民間投資穩中向好,需求潛力加快釋放。2022年一季度,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6.8%,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60.8%,民間投資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個百分點。全市民間投資在建項目2595個,拉動全市投資增長9.3個百分點。

    民營外貿高位突破,發展勢能顯著增強。2022年一季度,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1290.7億元,同比增長12.6%,高于全市進出口增速3個百分點,占同期全市外貿總值的65.9%,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8.1個百分點。

    社會貢獻繼續加大,“主力軍”作用更加突出。2022年一季度,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373.4億元,同比增長9.1%,占全市稅收總額的比重達64.9%。全市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4.9萬人,占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的82.9%。

    推動平臺賦能 聚力服務民營企業生命全周期

    打造“青易辦”掌上智能平臺,實現企業開辦由“線下跑腿”到“數據跑路”。企業無需再跑窗口,讓民營企業家一部手機就能辦完企業開辦所有業務。

    打造政策通平臺,集中發布、精準解讀惠企政策,實現政策兌現由“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的轉變。推進“惠企資金一件事”,實現惠企資金申報、兌現、管理全市統一,做到了企業一次申報、全程網辦、快速兌現。

    打造統計監測平臺,推動監測大數據由“靜態分析”到“精準畫像”。出臺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統計監測制度,創建“經濟發展質效”和“政策落實成效”雙板塊指標體系;創建青島市中小企業統計監測制度,分行業、分產業多維度開展統計監測。

    推動金融賦能 打出破解民企融資難“組合拳”

    創新開展政策性轉貸。設立中小微企業轉貸引導基金,對域內的企業提供10日內低費率轉貸業務。累計為3167家(次)企業提供轉貸資金479.14億元。

    創新開展“貸動小微”專項行動。推出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緩解還本付息壓力、完善“首貸”金融服務、拓展特色保險產品等21項工作舉措。截至2021年8月末,市轄區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幅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4.52個百分點。

    創新開展知識產權抵質押融資。創新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將銀行承擔100%貸款風險改為由保險、擔保、銀行三方以6:2:2比例分擔風險,將傳統風險轉移變成風險分解,真正解決中小企業利用專利權質押融資難題。

    推動制度賦能 保障民營企業更強“獲得感”

    健全促進創新機制,破解轉型升級痛點。設立小微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鏈配套項目,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和50萬的資金補助。去年“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創新轉型項目扶持項目559個,總投資額實現近23億元。

    健全案例辦理機制,破解因案關停痛點。分別建立涉稅案件認罪認罰從寬辦案新制度、涉案稅款多稅種追繳新制度、行刑倒流新制度,開展涉稅案件立案監督、捕訴審查、輕緩量刑專項行動,累計避免54家民營企業因案關停,為國家挽回稅款損失2000余萬元。

    健全欠款摸排機制,破解欠款風險痛點。建立對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欠款事前摸排工作機制,將事后清欠轉變為事前預防,確保賬款依法依規進行支付。

    推動生態賦能 打造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優環境”

    成立一個專責性機構。在全國率先成立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加掛中小企業局牌子),統籌負責全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政策實施、綜合協調和服務指導。

    設立一個專屬性節日。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重大事項決定將每年11月1日定為“青島企業家日”,將11月第1周定為“青島企業家宣傳周”。

    出臺一部專門性辦法。出臺全國首個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辦法,在財稅與金融支持、創業創新、市場開拓、服務保障和權益保護等方面制定多項措施,充分發揮立法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成立一所專業性大學。成立青島市民營中小企業大學、青島市企業家學院,讓更多的企業家和管理者在家門口就能獲取所需的知識和資源。

    14項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獲全國推廣

    成功入選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首批創建城市。去年10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推廣地方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新聞發布會,向全國推廣青島、溫州、泉州3個城市典型做法,并宣布開展“民營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青島等8個城市作為首批創建城市。這標志著青島市成功入選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首批創建城市,也是北方城市中唯一入選城市。

    14項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獲全國推廣。市民營經濟局系統梳理了全市在服務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全國全省示范作用事項,呈報國家發展改革委。10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全國推廣首批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8個城市72項做法入選,其中青島市14項做法入選。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安好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