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離不開金融的支撐和助力。剛剛結束的青島市黨代會上,明確未來五年青島要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這無疑向島城金融機構發出了“機遇”的信號,也是金融機構前期蓄勢積能釋放的絕佳時機。
如何做好便民富民的宜居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文章”?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以“住房租賃擴面拓圍”“鄉村振興服務下鄉”作答。
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障性租賃住房一直是分行深耕的重點領域,建設銀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租購并舉的政策導向,借助住房金融領域傳統優勢,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力度,探索長租房運營可持續模式,打出“要租房、到建行”的新金融品牌。該行響應青島市住房租賃市場建設總體目標和發展規劃,與青島市政府簽署《支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戰略合作協議》,發揮資金、科技、渠道、集團母子公司聯動等方面的優勢,向青島市提供包括金融產品支持、房源籌集運營、信息系統支撐等一攬子的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助力人民群眾“住有所居”。
另一方面,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發揮新金融科技優勢,聚焦政府和社會痛點,為我市承建了經濟適用房完全產權差額收繳系統和青島市維修資金系統,實現業務“線上辦”“辦一次”,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當下,人們不再局限于“住有所居”的剛性需求,更多追求提升居住品質,實現“住有宜居”。
助力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跨越,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牢牢抓住青島市智慧物業試點城市政策機遇,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賦能,做服務百姓安居的新金融踐行者。獨家為青島市搭建統一的“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在完善政府住房信息閉環管理體系的同時,為企業、業主、業主委員會和政府提供全覆蓋、高品質綜合服務,有效解決業主大會召開難、業主反映問題處置慢、物業服務追溯難等群眾“急難愁盼”的物業管理和服務問題;同時基于平臺架構,逐步拓展房地產中介、生活延伸、居家養老等多元化物業服務生態,不斷提高物業服務附加值和服務質量,提升居民生活的便捷度和舒適度。
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是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近年來,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在支持鄉村振興方面轉變思路,下沉服務重心,由滿足鄉村金融服務需求延伸至賦能鄉村治理模式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由“口袋的富?!边~向“精神的富足”。依托“裕農通+”打造優質民生服務場景,持續深化4481個“裕農通”服務點建設,覆蓋率達到87%;創新“裕農通+社保繳費”模式,與平度政府共建“裕農通+村委”服務點1377個,讓村民足不出村即可辦理繳費業務;為平度新河鎮研發“道德銀行”服務,為萊西市搭建“道德積分”平臺,助力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在萊西市溝東村上線“遠程醫療與反假助農終端”平臺,打通“最后一公里”,讓金融服務潤澤農村的“田間阡陌”。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堅守普惠金融發展初心,這是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服務城市更新的版圖一隅,在科技金融這一“引擎”助力下,在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征程中,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青島財經網/首頁新聞記者 姜亞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