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隨著一聲聲汽車的長鳴,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二期項目順利“沖出地面”,正式進入地上結構施工階段。
在國家級大數據項目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F場塔吊、汽車吊晝夜連班工作,各工種將近300名工人為保節點目標實行晝夜三班制,現場管理人員24小時駐工地,每天下午召開現場調度會議,解決現場進度、質量和安全問題,當天問題當天解決,現場加強過程控制,一次成優減少整改返工的時間。
據了解,該項目為巖石地基地處市區,無法進行爆破,同時基坑深度大,場地狹小,只能采取挖機分層破碎開挖,同時工程局部存在復雜外挑等危險性較大的結構,極大地增加了項目施工難度。為保證施工質量,項目全員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創新,組織專家論證,現場嚴格按照論證后的方案施工,施工過程中時刻跟蹤檢查。由于地下主體結構同樓層標高多變、高差大小不一,項目部技術及施工人員對每一施工部位提前進行交底。
據了解,項目施工過程中以綠色理念為引領,現場采取遮塵網全覆蓋,每臺挖機配備兩至三臺移動霧炮。在揚塵控制治理方面,得到甲方及揚塵監督部門的一致好評。為了保證現場的施工進度及質量,采用BIM模型深化模擬柱梁節點施工,同時部分節點由工廠預施工后再進行現場施工。在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節約成本,實現“綠色精品、環保精品”。
據悉,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二期項目位于濟南市高新區,為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是省內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專業園區。其中,1#樓規模10.4萬平方米,建筑高度超200米,建設地上43層,地下5層,建成后將在舜華路兩側形成雙子塔,成為濟南東部的新地標。項目將依托現有的齊魯軟件園,建設大數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大數據產業提供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及行業應用等公共技術服務未來,實現千億級產業規模,打造同步世界、比肩硅谷的國際大數據生態城,將成為國際知名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發高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