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和升級改造農貿市場不少于10處被列入今年市辦實事。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印發《青島市2022年農貿市場新建和升級改造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改造思路和原則、資金補助標準、實施程序以及新建和升級改造標準等內容。此次農貿市場新建和升級改造以“四化一高”為目標,將著力于硬件設施改造和軟件管理升級,將農貿市場建設成為衛生清潔、安全有序、配套齊全、管理制度完善、流通方式先進的農副產品公開交易場所,有效提升食品安全和生產安全保障水平。
今年農貿市場改造思路超前,將主動順應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新變化、居民消費升級新趨勢以及農產品流通方式發展方向,在去年升級改造經驗基礎上,組織開展今年的新建和改造工作。首先要完善市場硬件基礎設施,改善市場硬件環境;同時優化市場管理,完善市場各項管理制度;整治食品、消防、環保等各類安全隱患。與以往不同的是,探索在市場引入現代流通方式,推進市場轉型升級,推動線上線下融合,進一步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充分彰顯農貿市場安全、方便、實惠的特點,更好滿足消費需求。
在資金補助標準上,農貿市場實際新建和升級改造資金由市場開辦單位全額承擔,對驗收合格的農貿市場,市、區兩級財政給予每處市場開辦單位不超過實際升級改造資金50%的政府補助,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補助資金采取后補助方式,2023年安排。
在具體實施中,首先要確定新建和升級改造的市場名單,新建和升級改造工程應當于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10月20日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給予資金補助。
農貿市場建設和改造具體有何標準呢?我市制定的《青島市農貿市場建設標準》從農貿市場場地環境、劃行歸市、設施設備等方面進行提出具體要求。譬如,室內(連體式或獨立式)或棚頂式農貿市場規模一般在400-3000平方米,原址改造農貿市場的面積一般不應小于400平方米,新建農貿市場建筑面積一般不應小于1500平方米。大型農貿市場(建筑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出入口宜不少于4個,主要出入口寬度不小于4米,室內主要通道寬度應不小于3米,購物通道寬度應不小于2.5米等等,對場地環境標準規定十分細致,還提出新建農貿市場應配套設有停車場。
在服務設施配置上,《標準》提出,農貿市場應設立服務臺(投訴處)、寄存處、休息區,在場內設置食用農產品快檢室。應使用雙面顯示的電子秤,具有遠程監控隨時記錄電子秤使用和交易情況的可溯源功能。建立電子化市場追溯信息系統,對上市食品、農產品實行全程追溯管理,接入青島市重要產品追溯平臺。市場內統一設置無線wifi全覆蓋設施,符合智慧化建設要求。
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