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島市財政局積極探索“三個三”模式,構建全方位、全覆蓋、高質效的績效評價體系,推動財政資金提質增效,績效評價工作獲得財政部通報表揚。
彈好“三重奏”,構建“全方位”績效評價格局
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實現“應評盡評”。組織93個市級預算部門對市級預算安排的61項專項資金和89項專項業務費421.57億元全部開展單位自評和部門評價。聚焦中央、省、市重大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選取46項政策資金262.13億元開展財政重點評價,市級評價金額居全省首位,實現重點項目財政評價“三年一周期”的目標。
拓寬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廣度和深度。印發市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實施方案,明確整體支出的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評價步驟等。首次實現95個市級預算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全覆蓋,評價部門數量較2019年增長23倍。對17個部門開展財政重點評價,推動部門聚焦整體績效,優化資金、資產和資源配置,建立“花錢必問效”工作機制。
積極探索政府預算綜合績效評價。突出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選取李滄、城陽2個區試點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評價。圍繞財政運行“收、支、管、平、效”五個環節,研究制定《青島市區市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包含5項一級指標、20項二級指標和49項三級指標。引導區市不斷提高收入質量、優化支出結構,提升政府財政綜合績效。
念好“三字訣”,創新引領績效評價提質增效
念好“先”字訣,首次聚焦專項領域資金開展績效評價。對政府引導基金開展評價,金額44億元,進一步優化“用實政府引導基金”政策。印發《青島市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對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產業基地等3個項目22.1億元開展政府債務評價。對人才公寓建設類項目(PPP項目)17.7億元開展評價,評價結果與項目付費相掛鉤。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等3個項目0.43億元開展政府采購評價,推動解決垃圾分類滿意度不高等社會關注問題。
念好“全”字訣,聚焦覆蓋“四本預算”創新開展社保基金績效評價。在預算績效管理覆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三本預算”的基礎上,2021年從社?;鹬羞x取失業保險基金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開展財政重點評價試點, 金額26.34億元,首次實現績效管理向“四本預算”覆蓋。
念好“細”字訣,聚焦評價指標創新開展標準化建設。采取實地調研、專家座談等方式,健全611個分行業分領域的績效評價指標庫(包括 95個整體支出、427個分領域資金、89個專項業務費),為部門編制預算、實施績效管理、開展績效分析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對評價報告實行三級復核制度,報專班會、局長辦公會通過,嚴把評價報告質量關。
唱好“三部曲”,推進績效評價結果“多方應用”
推進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相銜接。對財政評價結果為優的33個項目支出,根據需要和財力可能,優先給予保障;對評價結果為良和中的13個項目支出予以適當壓減,共壓減33.29億元。根據評價建議,城陽區在組織編制2022年預算時,建立健全政策項目評估評審機制,按重緩急確定任務清單和項目順序,清理規范過高承諾、過度保障的支出政策和項目,停止安排低效無效和政策目標不明確的項目。
推進績效評價結果與政策調整相銜接。項目支出評價共完善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獎勵政策、統一城鄉失業保險政策等6個方面15項政策。充分運用部門整體支出評價結果,以市政府名義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省支持八大發展戰略財政政策加快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結合對相關區市評價,市級印發《2021年青島市與區市財政結算辦法》《2022年青島市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測算范圍和標準》。
推進績效評價結果與提升管理相銜接。財政評價共提出建議措施210余項,推動預算部門和區市提升管理水平。如:市商務局聯合相關保險機構通過政策宣講、業務培訓、專題講座等方式加強宣傳,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面。市住房保障中心盤活存量住房,將閑置資產轉化為人才住房。城陽區成立工作小組,全面梳理各項財政借款,制定化解方案,推進解決暫付款總規??焖僭鲩L、庫管壓力大的問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栗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