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上市公司一周熱度榜|中創物流"危中尋機"業績大增,海聯金匯借勢新能源汽車

    本周,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分別列熱度榜前三位。青島境內上市公司中,超過8成出現下跌,東方鐵塔受益化肥板塊走強,周內逆市連續兩個交易日觸及漲停。此外,中創物流發布2021年年報,在國內外物流行業紛紜復雜的情況下,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年度答卷。

    超8成下跌

    東方鐵塔股價大漲21.45%

    繼本周上周反彈后震蕩橫盤,各大指數均出現下跌。其中上證指數下跌0.94%,深證成指下跌2.2%,創業板指下跌3.64%,科創板指數下跌4.48%。而科創50指數下跌5.69%,中證1000指數下跌2.21%。北向資金3日凈流出65.56億元,各板塊以下跌為主,其中,房地產行業受政策放松影響,傳導至建筑裝飾和材料板塊上漲,農林牧漁、電子設備、計算機、煤炭等板塊領跌。面對當前的市場走勢,東吳證券表示,今年市場比較有確定性的主線就是穩增長,一季度以來,基建、地產及金融走勢相對較強,過去兩年表現較強的消費、科技等成長方向明顯承壓,短期成長方向破位下殺,需謹慎規避,特別是機構集中拋售的品種。巨豐投顧指出,穩預期及穩增長政策將加速市場底的構筑,建議重點關注三條主線,分別是一季報增長超預期的公司、受益于穩增長的新老基建、后疫情時代面臨拐點的航空機場旅游等板塊。

    跟隨大盤走勢,青島58家境內上市公司中,超過8成出現股價下跌,但跌幅均在10%以內。跌幅較大的是國林科技、榮豐控股、青島中程,分別下跌8.50%、7.98%、7.11%。盡管出現普跌,但是東方鐵塔、海泰科、德才股份、青島食品、海利爾表現突出,漲幅分別達到21.45%、17.72%、12.79%、11.12%、10.11%。尤其是東方鐵塔,受益化肥板塊走強,連續兩個交易日觸及漲停,上榜龍虎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東方鐵塔漲幅高達48.36%,高居上市青企漲幅榜首位。中信證券最新研報認為,目前化工行業的投資機會將圍繞高能源價格以及農資品供需錯配兩條主線展開,農資品供需方面,預計受國際形勢影響,全球肥料供應短缺,疊加農產品價格高位對種植需求提振,未來看好全球肥料價格,鉀肥板塊重點推薦東方鐵塔。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東方鐵塔表示老撾開元現有氯化鉀產能為50萬噸/年,氯化鉀產品型號較齊全,粉狀、大顆粒類產品均有。此外,150萬噸擴產項目的一期已于去年底全面開工啟動,建設周期約1至1.5年。

    同花順顯示,截至4月8日,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7406億元,較4月1日收盤7583億元減少177億元。市值前十名為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賽輪輪胎、海爾生物、青島銀行、青農商行、森麒麟、特銳德、東方鐵塔。其中,東方鐵塔首次進入前十名。市值漲幅靠前的是東方鐵塔、海爾生物、海利爾,分別增長29.73億元、12.65億元、7.02億元。市值跌幅最大的是海爾智家、青島啤酒、特銳德,分別減少86.91億元、53.21億元、13.11億元。本周僅有3個交易日,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周成交量總額為213.02億元。其中,周交易額超過10億元有4家,分別為海聯金匯、海爾智家、東方鐵塔、青島啤酒。主力資金流入最多的是海泰科、德才股份、匯金通,分別凈流入3216.40萬元、1341.09萬元、547.63萬元。周換手率超過50%的公司有2家,分別是海泰科和青島食品。此外,海泰科、德才股份、東方鐵塔、中創物流、海利爾、海爾生物等6家公司本周跑贏大盤,上漲趨勢較好。

    海聯金匯“雙輪驅動”

    新能源汽車零件營收增長238.67%

    近日,海聯金匯發布2021年年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2.50億元,同比增長14.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8億元,同比增長30.23%,每股收益為0.23元。年報顯示,海聯金匯主要業務包括智能制造板塊的汽車零部件和家電配件業務,以及金融科技板塊的移動信息服務和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務。

    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海聯金匯連續4年進入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根據2021年報數據,報告期內汽車零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7.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69%,受新能源汽車產業及市場迅猛增長的影響,其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59億元,同比增長238.67%。截至目前,海聯金匯自主研發的“儀表板橫梁”產品市場占有率20%左右,汽車輕量化產品的技術研發也成功打破了國外品牌壟斷局面。4月5日,海聯金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現已擁有上汽大眾、吉利、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廣汽、比亞迪、特斯拉、理想、極氪、光束汽車及智己汽車等乘用車生產領域的客戶,以及福田戴姆勒、陜汽、三一重工等商用車領域的客戶。

    自2016年全資收購聯動優勢后,海聯金匯形成智能制造和金融科技雙主業的戰略定位,2021年金融科技服務的營收貢獻為11.37億元,同比收窄12%,占總營收的比值從20.59%降至15.69%,第三方支付服務營收4480萬元,同比下降近28%。海聯金匯目前擁有在“全國范圍內”從事“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業務許可牌照和基金銷售支付結算業務許可,以及“跨境外匯支付資質”和“跨境人民幣支付許可”,能夠實現進出口雙向的跨境外匯及跨境人民幣的結算。4月9日,海聯金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數字人民幣業務已在線上和線下零售消費場景測試運行,并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儲備,目前公司在數字貨幣領域尚處于小場景試驗應用階段,未來公司將加大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重點在數字貨幣技術能力輸出以及數字貨幣場景化應用方面聚焦發力。

    報告期內,由于凈利潤影響未達10%以上,海聯金匯未披露聯動優勢的業績。值得注意的是,聯動優勢去年以來已多次收到大額罰單,繼2021年3月收到385萬元金額的罰單后,7月又因存在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等4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以761萬元罰款。今年1月,聯動優勢因KYC不力等原因再被罰沒608萬元,河北分公司被罰77萬元。

    中創物流布局智慧冷鏈

    數字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2021年,由于物流行業內外環境復雜,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基礎設施能力短缺,國際集裝箱海運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而中創物流卻在國內外物流行業紛紜復雜的情況下,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年度答卷。中創物流年度報告披露,2021年營業收入124.14億元,同比增加140.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億元,同比增加17.94%,每股收益盈利0.78元,同比增加18.18%。

    報告期內,2021年中創物流不僅聚焦傳統物流業務,同時加速轉型升級賦能數字化物流,于智慧冷鏈平臺建設、場站系統迭代升級、貨代系統流程優化等領域均取得積極進展。在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四個主要凍品進口口岸布局建設智能無人立體冷庫,顛覆傳統冷庫人工作業模式,實現庫內作業的智能化、線上化、協同化,契合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中指出的冷鏈物流新形勢新格局下的發展方向。在疫情形勢下,智能冷庫全流程無人作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與貨物交叉感染的風險。今年3月1日,天津的智能冷鏈項目已正式開倉運營,項目建設過程中獲得了國家冷鏈物流樞紐建設2021年中央預算內資金645萬元的政府補貼。目前,青島、上海和寧波地區的冷庫正在加緊建設,預計將于2022年下半年陸續投入運營。

    此外,中創物流投建的特種過駁船“坤甸和諧”輪于2021年11月在印尼海域順利投入運營,標志著中創物流以印尼為重點的散貨物流業務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對公司東南亞業務布局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月6日,在中創物流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李松青表示,今年傳統業務將迎來恢復性增長,港口冷鏈、工程物流將成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同時,也將繼續推進國際風電運輸項目,目前已簽約的國際風電運輸合同額已超過3億元,2022年,山東地區海上風電市場會有較大增長,中創物流會全面參與運輸項目招投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隋淼 趙震 制圖 王瑤

    責任編輯:李賽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