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萬科凈利腰斬卻大比例分紅,財務數據收縮背后隱藏了什么?

    日前,地產第一股——萬科A(000001)發布了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45.7%,近乎腰斬。但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拿出了高比例的年度分紅方案,并推出20億元到25億元的回購預案。3月31日,萬科召開業績說明會,公司董事長郁亮就公司2021年度業績大幅下滑作出反思,并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一一作答。

    業績腰斬,郁亮道歉

    財報顯示,2021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4528億元,同比增長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5.2億元,同比下降45.7%。這是萬科上市31年以來繼1995年、2008年后出現的第三次凈利潤下滑。

    具體來看,2021年萬科凈利潤下降源于三方面。其中,毛利率下降是財務層面的主要影響因子,2021年萬科整體毛利率21.8%,同比下降7.4個百分點。包括毛利率下降、投資收益減少和市場下行帶來的計提減值。

    對于2021年公司凈利潤下滑的原因,郁亮表示,在管理方面,公司存在離散度大的問題。萬科過去一直是充分授權、分布式的機制,這在行業快速增長時期,有利于迅速抓住市場機會。但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型復雜項目越來越多,有的單一公司和單一區域不具備完整能力,會表現出參差不齊和離散度大的問題,拉低整體表現。

    郁亮在發布會上表示:“第一,項目操盤能力的分化。萬科做過不少好的項目,但沒能將這些好項目的優點完全復制推廣,轉為整個集團的優勢。第二,少數項目出現投資失誤。按照原先的分布式管理機制,投資額度直接分到區域,提高了一線的積極性,但在市場深度調整的時候,也容易造成當地公司高估自身市場潛力,存在‘我是例外’的僥幸心理,拿下了自己消化不了的項目?!?/p>

    行業寒冬,財務數據收縮并非壞事?

    確實,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速度與利潤水平都在降低。在行業寒冬里,幾乎所有企業都有一定程度的陣痛。但相較于中小企業而言,具有資金優勢、品牌優勢和管理優勢行業龍頭公司抗風險能力較強。

    以萬科為例,雖然其2021年的凈利潤降幅超出市場預期,公司經營班子成員也進行了檢討,但客觀來講似乎也并不那么糟糕。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在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大環境是地產紅利期已過,天花板已到,房地產行業已從曾經的暴利行業慢慢回歸到一個正常的狀態下,萬科自然也逃不過大周期;其次,萬科的利潤下降并非個例,是行業的整體走勢。萬科作為行業龍頭,在此前已經開始做減法,并且布局了一些新的業務,因此,嚴格意義上將,其收入下降說法并不準確,收入增長減緩屬正?,F象。

    事實上,近幾年,不少房地產央企開始轉向剝離收縮,強調集中度,聚焦主業。如: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將持有的魯能集團100%股權將整體劃轉至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魯能集團早期的核心業務為地產、能源兩大板塊,是國資委直屬的21家持有房地產“牌照”的央企之一,同時,其還控股1家上市房企——廣宇發展。此次劃轉,是國家電網下定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并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正確處理做強做優和做大的關系。

    與此類似的,從2015年股權之爭后,萬科開始加速轉型。2015年中期業績會時,萬科高調提出要向萬億元市值的目標邁進,郁亮對萬億元市值給出了自己的預期:“我們希望傳統住宅銷售業務占比在一半左右,另一半來自新業務?!遍L租公寓便是郁亮所提及“新業務”的一部分。而除了長租公寓外,物業服務、物流地產、教育以及海外業務也是萬科重點發力的“新業務”。2016年8月,萬科與合作方聯合收購印力集團的股權。借此解決了自2013年重啟商業地產以來存在的標準化、平臺化等問題;2017年,萬科組團以116億美元收購物流巨頭普洛斯,其中萬科持股21.4%成為主要股東,這也是萬科在物流業務上的又一次躍進。

    但轉型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萬科的新業務雖多,而能登上年度財報“亮出業績”的卻不多。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萬科物業實現營業收入52.8億元,同比增長27.1%;租賃住宅業務覆蓋35個主要城市,累計開業8.2萬間;集團管理商業項目總建筑面積超過1350萬平方米,已開業面積為643萬平方米(90%為購物中心);萬緯物流已進駐44個城市,獲取127個項目,可租賃物業的建筑面積996萬平方米。

    但對此,吳剛梁認為,萬科的這種收縮是正常的,其利潤的下降,并非意味著公司市場份額的急劇下降。數據顯示,在銷售排名方面,2021年,萬科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份額約3.5%,銷售金額在武漢、成都、南京、鄭州、沈陽、長春、西安、合肥、濟南、南昌、西寧、無錫、南通、煙臺、三亞等20個城市位列第一。

    同時,在吳剛梁看來,就新業務而言,其利潤占比雖然現在還不大,但就從長遠來看,前景發展可期。

    大比例分紅意義何在?

    同大幅下降的利潤增速相比,萬科的大比例分紅方案更為投資者所關注。公司表示,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擇機開展20至25億元回購;分紅比例擬由2020年的35%躍升至50%,合計擬派發現金分紅112.7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讓萬科成為A股中唯一一家連續三十年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

    那么,在凈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下,萬科為何在股利支付方面依然如此慷慨?對此,吳剛梁認為,這對于穩定公司股價具有積極影響。

    一般來講,在上市公司估值模型當中,紅利是一項重要指標。紅利穩定,意味著投資者能夠獲得固定的收益,公司股票也就更接近于債券,因此投資者的買入意愿也就更為強烈。同時,能夠維持分紅,說明上市公司的現金流較為穩定,如此一來,公司風險自然有所降低,其估值也自然較高。

    此外,房地產本就是資金密集型產業,當前,由于行業投資機會的減少和自身運營經營類業務的資金需求不大,使得不少龍頭房企手中的現金相當充裕。因此,高比例的現金分紅自然受到企業青睞。吳剛梁表示,大額的現金分紅能夠維持公司的形象,也能夠維系公司構架。

    來源:海報新聞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