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A股加速優勝劣汰 構筑市場良性投資生態

    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不可或缺,而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重大基礎性制度。近年來,常態化退市機制加速形成,對提高上公司質量、改善市場投資生態、引導價值投資理念、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等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繼*ST長動成為今年首家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后,近日,又有多家公司因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而面臨退市風險。3月30日復牌的退市新億,開盤暴跌72%,引發關注。3月30日晚間,*ST中新、*ST東電、*ST拉夏等三家公司公布的2021年財務數據仍不達標,相繼披露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自3月31日起開始停牌。

    據統計,年內觸及強制退市指標且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的公司已達6家。此外,還有十余家公司退市風險高懸。

    “只進不出”曾是長期困擾A股市場的痼疾。近年來,在各方合力推動下,A股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形成,“應退盡退”漸成市場共識。

    2018年7月份,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

    2020年底,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退市新規發布,年內共16家企業退市,同比增長60%。

    2021年,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截至2021年底,退市板塊掛牌退市公司數量已由2013年的45家增長到83家。

    2022年2月25日,證監會就《關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旨在適應注冊制改革和常態化退市要求,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

    筆者認為,隨著退市制度逐步完善,從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到上市公司的信用構建與質量提升,再到市場的投資生態,都得到了極大改善。

    首先,從投資理念上,投資者會更加積極地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遠離績差公司,逐步轉向價值投資。隨著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上市公司數量增多,殼資源急速貶值,績差股、問題股逐漸被投資者遠離。

    其次,A股投資生態已得到極大改善。長期看,具備先進生產力、有競爭優勢、業績持續增長的上市公司,會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而那些未能適應產業結構變化、失去基本面支撐的問題公司、僵尸公司則被加速清理出市場,從而形成市場良性循環,達到資源更有效的配置。

    此外,不斷完善的退市制度,在有力震懾違規、造假行為的同時,夯實了資本市場誠信基礎,提高上市公司信用,構建誠實守信的市場生態。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誠信”。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要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堅實的信用基礎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創新信用融資服務和產品,加強資本市場誠信建設,強化市場信用約束。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建立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

    總之,隨著退市制度改革的繼續推進,上市公司將進一步聚焦主業,實現高質量健康發展,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資本市場生態將加速形成。(張穎)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