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世調研數據顯示,不同性質的企業在員工福利的理念上也有明顯的差異,進而影響到福利選項的配置以及費用的來源。
近期,美世推出2021 Health on Demand《美世職場健康需求報告》,并通過三場系列直播與觀眾一起探討雇主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為員工提供他們想要的福利。
在2021 Health on Demand系列直播中,美世員工健康與福利業務,中國區合伙人Edwin Yan為大家帶來第二期:解碼中國員工福利,深入洞悉《中國企業員工福利全景調研報告》。
以下是本次直播的摘要:
發現一:福利比雇主想象中更重要
作為整體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員工福利一直是打造企業文化和人才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效的員工福利能夠實現雇主人力成本的效用更大化,并打造杰出的雇主品牌。
隨著中國的經濟進入常態化,福利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員工對于整體健康體現出了非常高的重視程度,甚至非常大程度影響了員工的滿意度、敬業度和忠誠度。因此,福利對于公司來說變成了一個更重要的話題。
本次調研通過對比HR和員工對于福利價值的認同程度發現二者之間對于福利重要性的認知上存在較大的差異——調研發現員工對于福利價值的認可要遠高于作為福利管理者的HR,這也從側面反應中員工福利在整個雇主價值主張中有待開發的巨大潛在價值。
發現二:員工眼中的福利≈健康福利
調研顯示,在整體健康的四個維度中(身體、心理、財務以及職業和社交健康),受員工歡迎和被員工認為有必要的健康維度均為財務健康相關的福利;而在雇主端,財務健康相關的福利則在四個維度中排名末尾,只有22%的企業在企業內部強調財務健康的理念。
發現三:企業發展越成熟,福利支出占比越高
調研數據顯示,總體而言,企業福利的支出在員工整體薪酬中的占比隨著企業成立年份的上升而上升。本次調研中,在全球范圍內成立時間超過100年的企業占比超過了20%,這其中有40%的企業員工福利投入在總薪酬中的占比達到10%以上。
發現四:員工福利沒有更好,只有更合適
調研數據顯示,不同性質的企業在員工福利的理念上也有明顯的差異,進而影響到福利選項的配置以及費用的來源。
l 國有企業——福利配置更偏向于保健因素,更多的是公司付費而不是員工付費,同時提供的福利選擇也更多。
l 民營企業——福利配置更偏向于激勵因素,更傾向于部分員工,通常為企業的核心人;員工付費的意愿更高,同時提供的福利選擇相對較少。
l 外資企業——福利配置相對比較平衡,大部分介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間。但在三類企業中成本固定、市場競爭力為核心和人人平等的導向為前三。
福利彈性化是企業提升員工體驗所采用的更為普遍的手段。絕大多數參與調研的企業(94%)都設有員工福利反饋的渠道,通過收集員工的反饋,對福利計劃進行持續的提升和改善。
在提升員工福利體驗的手段方面,福利彈性化在所有舉措中的采納率更高,普及程度達到了57%。
發現五:2021-2022年度福利重點工作是局部優化與重新回顧公司的福利框架
從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至今的發展態勢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員工健康與福利計劃。本次調研還涉及了參調企業在過去一年以及在未來一到兩內已經和計劃采取的措施,從而更好的分析和對比疫情對于企業員工福利計劃的影響。不難發現以下三點:
l 企業福利成本和控費挑戰有所緩解
l 超六成企業計劃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對員工福利進行優化
l 超四成企業計劃持續增加在員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投入
從優秀企業福利管理實踐中洞察打造有效員工福利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后疫情時代,員工對于整體健康體現出了非常高的重視程度,甚至非常大程度影響了員工的滿意度、敬業度和忠誠度。杰出企業正在對他們的員工群體進行再分類,并對獎勵和福利進行重新思考。
針對本次參與調研的549家企業提交的調研結果,美世根據BEAT(Benefi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Tool)福利有效性評估方法論對每個企業的調研結果進行評分,經加權匯總后,將總體得分排名前30%的企業定義為“優秀企業”,將剩余70%的企業樣本定 義為“一般企業”本報告單獨對這些“優秀”和“一般”兩組調研樣本展開深度的數據挖掘和分析,結合調研數據和部分參與調研企業實際訪談結果,總結出SMART福利管理模型,希望更多企業可以以此為藍本,作為下一步福利優化行動建議的參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