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航科工(HK.02357)發布2021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疫情反復持續的不利影響下收入、利潤及分紅安排均創上市以來歷史新高,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雙位數增長。全年收入首次突破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39%;歸母凈利潤首次突破人民幣20億元,同比增長22.56%;每股收益人民幣0.307元,同比增長22.8%。
同時,中航科工積極向投資者回饋企業發展成果,擬派發股息每股人民幣0.08元,較上年大幅提高60%,再創歷史新高。
從年報披露數據來看,中航科工進一步聚焦航空主業成效顯著。航空整機收入持續增長并首次突破人民幣200億元;航空配套系統及相關業務得益于航電業務的快速增長,收入同比大幅提升30%至人民幣331.8億元。
產業背景深厚,發展成績喜人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科工的控股股東中國航空工業連續第13年入榜「財富」世界500強,名列第140位,較上年前進23位,同時,在世界500強航天與防務行業榜單中,中國航空工業排名第2位。2021年,中國航空工業航空裝備研制成果豐碩,科技創新邁出新步伐,改革攻堅實現新突破。多型產品飛越天安門廣場,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新一代航空裝備亮相中國航展,彰顯中國精神;“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直20直升機投入河南災情,擔當應急救援中堅力量。
背靠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強大的產業背景,中航科工堅定致力于成為航空高科技軍民通用產品與服務的旗艦公司,2021年經營發展再創新高。
一是航空裝備產業鏈競爭力持續彰顯。在地區沖突和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中航科工擁有集航空裝備設計、研發、制造及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直8A直升機執行2022年冬奧會安保任務,先進雙發多用途直升機AC332順利開工,天津民用直升機產業基地步入新發展階段,AC352直升機適航驗證工作取得新突破。L15高級教練機亮相迪拜航展、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優良飛行性能引發廣泛關注。運12E執飛黔湘兩省首條跨省短途運輸航線正式通航。航空配套系統助力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多家航空電子系統成為C919項目配套供應商,航空配套能力進一步提升。
二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中航科工堅持以自主研發為主線,逐年加大創新研發投資力度,2021年研發投入人民幣34.52億元,同比增長14.99%??萍紕撔滦Ч@著,中航規劃全年獲得包括中國專利獎、國防科學技術獎在內的各類獎項58項,中航光電大力推進“領先創新力工程”,全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10.47%,共有12項科技成果獲得獎勵。數智能力建設持續深入,昌河航空榮獲“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生產線智能管控等技術實現突破,工藝制造向數智化大幅邁進。知識產權管理不斷提升,2021年共獲頒專利1,288項,同比大幅增長30.89%,一系列具備獨立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與原創性科技成果推動航空事業可持續發展。
三是實現資本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所屬公司中直股份完成向哈飛航空和昌河航空增資,推進民用直升機產業化進程。中航光電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成功募集資金約人民幣33.93億元。中航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批、央企所屬公司首家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借力資本市場持續增強發展動力。
四是航空工程服務業務轉型升級加快。中航規劃民航通航重大項目設計能力與高端咨詢能力持續增強,全面承接工信部和中國商飛大飛機專項接續頂層規劃任務。民航通航市場持續拓展,深圳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太原機場T3航站樓設計項目簽訂實現大型航站樓工程的重要突破。新興產業拓展打開新局面,獲得一系列新冠疫苗廠房設計建設任務。
五是堅持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協調發展??挂邚彤a、航空扶貧,彰顯航空速度和航空力量;完善制度、合規運營,推動法治工作嵌入生產經營各環節,保持高水平企業管治;節能環保、應急演練,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關注市場、提升形象,持續提升品牌價值。
市場需求旺盛 發展前景可觀
分析認為,航空制造業“十四五”期間處于三輪驅動的有利時期。一是國防預算穩定增長,國防裝備有望實現“質”與“量”的持續提升;二是國際市場升級擴大,相關產品競爭優勢顯現,得到新客戶青睞;三是民用市場需求旺盛,直升機進口替代趨勢明顯,大飛機項目推動航電系統、連接器等核心配套產品持續活躍。
作為港股唯一上市航空高科技制造企業,中航科工被認為是中國軍工行業改革的先行者,其在軍工集團中首家完成境外上市,并先后作為首家試點央企上市公司實現了H股“全流通”和H股限制性股權激勵。同時,中航科工作為產業鏈完整的航空裝備領先者,亦是亞洲地區最具實力的直升機制造商、中國最先進的教練機供應商與通用飛機制造商,以及主要的航空配套系統供應商和航空規劃設計領域領軍企業。此外,中航科工持有中國航空工業唯一集團級產業投資基金,具備研育投管退的業務拓展能力和資本增值能力。整體來看,中航科工業務覆蓋航空產業鏈幾乎各個環節,盈利能力連年走強,資產規模穩步提升,股東回報規??捎^。
據悉,2022年中航科工將按照中國航空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定位,以構建航空高科技新型產業集團為目標,持續關注產業鏈關鍵環節,以資本市場化運作推動資源整合和產業賦能;把握技術變革趨勢,加快數智航空轉型,提升硬科技實力;推進民用直升機產業化進程,積極與市場和投資者對話,提升公司價值;完善治理結構,嚴守監管要求,防范運營風險,健全管控體系;扶貧濟困,堅持綠色航空,勇擔責任,維護履職盡責的公司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科工年報中首次提出進一步提升公司硬科技實力。近期國際形勢持續動蕩引發港股市場深度調整,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港股行業構成缺乏內地掌握硬科技的裝備制造技術公司作為有力支撐,而此類公司或符合未來投資趨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