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華大學及國際數據公司IDC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算力已進入全球領跑者行列。
在這一衡量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的國際地位提升背后,是國家戰略目標前瞻性的體現,亦是科技巨頭持續投入創新升級的必然結果。
其中,以聯想集團為代表的算力產業領先者,在助力中國算力領跑全球的同時,也走出了一條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中國算力進入全球領跑者行列
《報告》從計算能力、計算效率、應用水平和基礎設施支持四個維度對各國計算力水平進行了全面評估,并從統計數據角度、經濟理論角度分別闡述了算力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報告》顯示,中國計算力水平增幅最大,達到13.5%,以總分70分進入全球領跑者行列。
從評估結果來看,中國大部分指標延續了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其中在計算能力方面,中國AI計算發展領跑全球,AI服務器支出規模同比大幅增長44.5%,首次超過美國位列第一;在基礎設施支持層面,中國數據中心規模居全球第二。
過去5年,15個國家AI算力支出的增長中,近60%來自中國,比2020年的統計數據增長10%。另外從行業排名來看,互聯網、金融、制造、電信和政府位列全球計算力水平前五,這也是制造業首次進入全球計算力水平前三名,成為算力投入增長較快的行業。
《報告》還強調,當一個國家的計算力指數達到40分、60分時,計算力指數每提升1點,其對于GDP增長的推動力將分別增加1.5倍和3.0倍,分值越高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顯著。
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建立在優化的算法和強大的計算速度之上。毋庸置疑,算力的飛速發展,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極大助力。
產業走出綠色化、智能化發展之路
《算力時代三定律》揭露了算力發展的新趨勢,包括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近期啟動的“東數西算”也要求,要有效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促進綠色低碳、智能發展。
據測算,我國當年新上架服務器的總功率已從2012年的69萬千瓦提升到了2020年的562萬千瓦,增長了8倍多;數據中心的用電量也從2012年的645億千瓦時提升到了2020年的2045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2.7%。與此同時,算力調度既要保證算力使用的便捷性,也要支持資源分配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算力產業正朝著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而這也正是聯想集團算力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
在綠色算力建設方面,相較于傳統風冷系統能夠節約數據中心40%以上的能耗,聯想集團獨創并不斷升級“溫水水冷技術”,可讓數據中心整體PUE值降低到1.1以下,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能耗,助力綠色數據中心建設,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在智能算力建設方面,聯想集團圍繞“端-邊-云-網-智”構建了全新要素的新IT架構,讓數據與算力結合得更加順暢。其中“端”負責采集和產生的海量數據,提供大數據基礎;“邊-云-網”則提供算力,通過大數據工具、人工智能算法,對各行業現行機理、決策機制、業務流程加以學習、總結、提煉,最終實現決策的智能化。
基于在綠色發展領域沉淀的技術優勢,以及通過新IT轉型積累的智能化實力,聯想集團的算力水平位于全球前列。目前,在全球高性能計算機TOP 500榜單中,聯想集團第八次蟬聯制造商份額第一,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七大數據中心。聯想集團具備的強大算力優勢,也在持續為其它行業的發展賦能。
在體育行業,聯想集團為北京氣象局搭建了800臺高性能計算系統,通過在場館內外部署的傳感器及手持車載移動檢測設備,收集氣象數據,并用超級計算機做實時AI分析,為2022年冬奧會期間復雜的山地百米級、分鐘級天氣預報提供了算力保障。
此外在能源領域,大唐集團旗下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聯想集團智慧電廠解決方案提升了生產效率,并通過遠程集控和維護,讓分布式清潔能源快速發展。大唐先一新能源集控中心,通過聯想集團的高性能高可靠服務器組成的強大后臺,對分布在湖南全省的海量發電設備進行“少人值守、無人值班、區域管理”運行監管,進一步實現了降本增效。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基礎能力,算力水平的提升是未來幾年國家戰略層面的重點任務之一,也是科技企業在數字化變革時代面臨的重要課題。聯想集團目前已成為全球算力領跑者,在綠色、智能等優勢加持下,未來將助力中國算力水平更上一層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