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1號出塢下水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表彰山東海洋強省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榮獲“山東海洋強省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稱號。2012年以來,青島國信集團積極響應“海洋強國”戰略,發揮國有企業在資源整合、產業帶動等方面的優勢與擔當,搶抓山東省“海洋強省”、青島市“海洋攻勢”戰略機遇,培育發展現代海洋板塊,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海洋水產品供應商,海洋健康品質生活創領者。
打造全球首創深遠海養殖工船
當前,以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為代表的設施漁業正在掀起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2019年以來,青島國信集團聯合中國船舶集團、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科院漁機所等單位,建設深遠海全封閉可游弋大型養殖工船項目。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啟動建造,2021年7月22日入塢舾裝,2022年1月25日出塢下水調試,預計2022年4月底交付運營。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試點項目和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
為確?!皣?號”順利實施,同步開展了總噸位約3000噸的中間試驗船“國信101號”海上養殖實驗,試養期間完成四個錨地、兩批次艙養大黃魚的接力養殖和起捕,首次成功實現了應激性強烈的大黃魚全程集約化船載艙養高效養殖。
為加快產業進度,目前已啟動國信2號、3號船的建造招標,預計明年四季度啟動建造。到2035年,形成總噸位突破1000萬噸規模的深遠海養殖船隊,打造形成世界領先的深遠海養殖船隊,助力青島掀起以設施漁業為標志的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為全球深遠海養殖貢獻“中國方案”和“青島智慧”。
布局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作為青島市唯一一家將海洋產業作為主業之一的國有投資公司,青島國信集團自2012年開始布局海洋產業,按照“科技+資本+產業”的發展模式和“深耕一產、撬動三產、拉動二產”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全力打造海洋產業集聚發展平臺,加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青島國信集團已建立起了以海洋牧場、陸基養殖、深遠海養殖、種苗繁育為核心的智慧海洋漁業體系及“龍頭企業+多元合作”的海洋產業發展模式,在全國擁有、控股包括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百洋股份在內的11家海洋產業公司,建立了筏式、網箱、底播、人工魚礁、養殖工船、陸基循環水等6大養殖方式,培育了大西洋鮭、大黃魚、羅非魚、牡蠣、魁蚶等主打水產品,擁有4萬方陸基循環水養殖工廠、3萬畝現代海洋生態牧場、400余口抗風浪深水網箱、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年產6萬噸魚類加工基地與年產30萬噸飼料生產基地,形成了涵蓋苗種、飼料、養殖、加工、貿易與銷售、冷鏈、金融等內容的海洋一二三產產業發展基礎與全產業鏈雛形。
構建“科技+資本+產業”成果轉化模式
歷經多年探索實踐和戰略培育,青島國信集團逐步形成了“科技+資本+產業”的海洋產業發展“方法論”,以關鍵技術為驅動、資本為支撐、產業為載體,深度落實海洋強省“十大行動”。青島國信集團與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國家試點實驗室、中國水科院漁機所、中國船級社等“國字頭”涉??蒲性核⑸钊氲膽鹇院献麝P系,不斷強化海洋領域專業協作和聯合研發。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海水魚營養與飼料聯合研究中心”,圍繞深遠海工船適養品種營養品控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深藍漁業產業研究院”,設立千萬元級的科技成果獎勵基金,對解決我國漁業及漁業經濟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給予獎勵,打造中國漁業養殖領域的奧斯卡;海洋國家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國家貝類近海增養殖專家工作室、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學研基地紛紛落戶國信海創基地,打造海洋產業研發和成果轉化平臺。
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海水魚營養與飼料聯合研究中心”
發揮資本運作優勢,設立了總規模174.5億元海洋產業基金,進一步深耕海洋新興產業培育。近年來深耕產業平臺搭建,收購了東方海洋陸基循環水養殖板塊、臺州大陳島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大黃魚養殖基地,控股上市百洋股份,通過資本運作和上下游產業整合,逐步構筑起強輻射、廣帶動的深藍漁業全產業鏈和高品質海洋產品供給高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