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一座座國際大都市的崛起都離不開灣區經濟的加持。在黃海之濱的青島,澎湃的膠州灣正是青島城市蛻變的引擎,而位于膠州灣灣底的樞紐新主城——城陽區,必然會在青島未來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城陽區打造創城亮眼新地標
2022年2月17日,城陽區第七次黨代會召開,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在青島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中擔當重任,奮力打造灣區都市活力城陽”,既承接了市委市政府對城陽的功能定位,也承接了歷屆區委區政府大的工作思路。
“四區一園”明路徑
為了實現“奮力打造灣區都市活力城陽”這一總目標,城陽列出了建設“四區一園”的明晰路徑,即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創新創意引領區、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膠東經濟圈消費中心區和人文生態幸福家園。
圍繞建設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城陽區提出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主導產業清晰、產業生態形成;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形成閉環,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四新”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制造業增加值占比達到39%以上、“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40%以上。
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
圍繞建設創新創意引領區,城陽區提出將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和創新金融等要素高度集聚、融合成勢,創新生態全面優化;科技企業加速集聚,實現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等高成長性企業、上市公司數量“三個翻番”,分別達到2500家以上、1800家以上、30家以上;推進文創產業化、產業文創化,集聚更多創新創業“新勢力”,“頂流城陽”漸入人心,創新創業激情全面迸發;資本與產業深度結合,人才與資本相互撬動,創投風投加速集聚。讓城陽成為科技企業蓬勃生長的沃土、企業家成就夢想的樂園、青年人創業就業的家園。
圍繞建設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城陽區將持續放大對日韓開放合作優勢,打造中日韓人才、科技、投資、貿易、數字交易交流合作平臺,輻射帶動沿黃流域城市深化對日韓合作;實際利用日韓外資年均增長10%以上;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為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提供重要支撐。
圍繞建設膠東經濟圈消費中心區,城陽區明確內聯外通的交通樞紐作用持續放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城陽互動耦合,區域城市圈“同城效應”充分顯現;培育更多消費新場景,持續發力“夜經濟”,建設集吃、住、行、游、購、娛、教于一體的高端生產居住消費綜合體,打造膠東“網紅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以上、突破650億元。
圍繞建設人文生態幸福家園,城陽區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把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城市面貌顯著變化,灣區都市風范充分彰顯,成為公園城市建設樣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打造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全齡友好城市”。
“六個狠抓”謀創新
2021年7月20日,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城陽下線,這是城陽雄厚產業基礎的寫照。作為城陽的龍頭產業,2021年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100億元,獲評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舊動能轉化助力產業基礎更加堅實。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城陽依托高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字號創新平臺,以及康復大學、中科院軟件所青島分所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資源不斷集聚。
截至目前,城陽已累計培育市級以上“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瞪羚企業”929家,其中省級“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和市級“隱形冠軍”數量均居全市首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0家,數量居全市第一;先后建成青島國際博士后創新創業園、青島特種食品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通過制定實施“硬核六條”人才政策,人才總量達到27萬人。
未來五年,城陽區將狠抓產業集群培育,聚焦軌道交通、特種食品、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方向,發揮領軍企業引領作用,拓展上下游配套,推動全鏈條聚合、集群化擴張,新打造汽車模具、半導體等產業集群10個以上。狠抓高科技、高增長企業、特別是領軍科技企業的招引培育,強化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從源頭上推進產業結構調優、調高、調新。狠抓企業上市,支持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狠抓產業空間布局優化,重點解決產業不聚焦、空間不集聚等突出問題,編制全區“產業地圖”,引導各街道聚焦主業、錯位發展;突出重點產業精準化招商,制定產業鏈圖譜,增強招商實效。狠抓低效工業園區改造提升,堅持“與高手過招”,委托國內國際頭部企業對低效工業園區改造提升,明確產業要求,一個園區一個細分產業,構建起良好產業生態,確保做一個成一個。狠抓產業金融支撐,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積極推進投貸聯動,強化“政、銀、企”合作,撬動銀行資金和投行、基金等產業金融資本發展,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三年攻堅”提品質
回到城市建設發展本身,只有件件民生實事,項項惠民舉措,才能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城陽區將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打好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攻堅戰,扎實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攻堅白沙河北岸、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及周邊區域等低效片區開發,建設具有世界水準、青島特色的地標性建筑。推進骨干路網建設,配合做好青島地鐵三期建設,構建立體綜合、內暢外達的大交通體系。高標準建設白云山、女姑山等城市公園、山頭公園和口袋公園,加快打造公園城市樣板區。加強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建設,統籌地下地上空間開發利用,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一窗受理”提高政務審批效率
同時,城陽區將加快推進數字城陽建設,以數字化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建好用好智慧城市大腦。持續強化場景應用,年均建設智慧社區35個以上。加快全域視聯感知平臺二期等項目建設,構建“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鍵服務”的數字治理和民生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田園融入城市,城市蘊含田園”理念,推進“五個振興”,加快“四大片區”建設,全域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區級美麗鄉村實現全覆蓋,清潔村莊達到100%。
此外,城陽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教育優先,新建、改擴建中小學30所以上、幼兒園25所以上。推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引進、建成三級醫院6家以上。高標準建設運營青島市中醫院城陽院區,大力引進名中醫,推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完善提升就業服務,每年新增城鎮就業3.8萬人以上。完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覆蓋率達到100%,特殊困難老人月探訪率達到100%。
“活力”是生機勃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如今處于膠州灣底部的城陽,借勢雄厚發展積淀向目標前行,每一步也必將走得踏實、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