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海聯金匯、青島啤酒、青島港分別列熱度榜前三位。青島58家境內上市公司中,接近半數股價實現逆市上漲。受地產板塊影響,榮豐控股周內漲幅最大,股價上漲22.15%??苿摪迳鲜星嗥笄噙_環保和海爾生物相繼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青達環保交出上市后第一份年報,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海爾生物生命科學和醫療創新等領域各項業務快速發展,2021年凈利潤同比翻番。
房地產板塊活躍
榮豐控股連獲漲停
滬深兩市本周未能延續反彈,各大指數以下跌為主,其中上證指數下跌1.19%,深證成指下跌2.08%,創業板指下跌2.80%,科創板指數下跌1.85%。上證和深證兩大指數均有回補跳空缺口的態勢。煤炭行業受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影響,煤化工替代油化工的預期升溫,煤炭板塊漲幅居首,漲幅前3名的煤炭、農林牧漁、房地產板塊,分別上漲5.84%、3.93%、3.84%。跌幅前3名的板塊是計算機、電力設備、建筑材料,分別下跌4.10%、4.05%、3.72%。方正證券表示,短線大盤盤中還有回調壓力,但短線回調的空間也有限。能否重啟升勢,量能是否重新釋放為關鍵。中國銀河指出,隨上市公司逐步披露業績,可逢低配置估值盈利性價比高的優質個股,建議重點關注高端制造、上游資源品、消費和金融板塊。針對近期房地產板塊走強,信達證券表示,當前房地產行業經營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國企央企以及部分優質民企將恢復擴表。
盡管大盤下跌,但青島58家境內上市公司中,接近半數股價實現上漲。整體來看,股價漲跌幅均較小,大多在10%以內。受地產板塊持續活躍影響,榮豐控股周內漲幅最大,股價上漲22.15%,其次是海爾生物和青島中程,股價分別上漲8.54%、7.33%,下跌較多的是青島啤酒、日辰股份和百洋醫藥,股價分別下跌6.75%、6.32%、5.76%。近日,榮豐控股發布公告,控股股東盛世達投資與湖北新動能基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湖北新動能基金擬受讓盛世達投資持有的公司4390.6萬股股份,約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9.90%。上述協議約定的交易完成后,湖北新動能基金將成為榮豐控股的控股股東,湖北省國資委將成為榮豐控股的實控人。資料顯示,榮豐控股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去年10月28日,榮豐控股注冊地址由上海遷至青島西海岸新區。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營業收入為4.3億元,凈利潤為2.2億元至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49.13%至1307.98%。
同花順顯示,截至3月25日,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7374億元,較3月18日收盤7476億元減少102億元,總市值連續5周出現下滑。市值前十名為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賽輪輪胎、海爾生物、青島銀行、森麒麟、特銳德、青農商行、海信視像,其中,海爾生物和青島銀行位置交替。市值漲幅靠前的是海爾生物、東方鐵塔、青島中程,分別增長18.45億元、9.45億元、7.05億元。市值跌幅最大的依然是青島啤酒、海爾智家、賽輪輪胎,分別減少79.13億元、28.34億元、13.79億元。
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周成交量總額為458.65億元,較3月18日收盤424.40億元增加34.25億元,總成交量繼上周下滑后出現增長。其中,周交易額超過10億元有11家,分別為海聯金匯、海爾智家、青島中程、青島啤酒、東方鐵塔、賽輪輪胎、漢纜股份、天能重工、華仁藥業、高測股份、百洋醫藥。主力資金流入最多的是華仁藥業、東方鐵塔、海爾生物、高測股份,分別凈流入3945.22萬元、3509.45萬元、2646.25萬元、2082.58萬元。周換手率超過50%的公司有2家,分別是海聯金匯、百洋醫藥。此外,國林科技、云路股份、偉隆股份、榮豐控股、盈康生命、海爾生物、利群股份等7家公司連續4天跑贏大盤,上漲趨勢較好。值得關注的是,民生證券發布研報稱,基于冷藏柜大規模擴產紅利即將來臨,維持海容冷鏈推薦評級。
雙碳利好
青達環保2021實現營利雙增長
3月22日,青達環保發布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8億元,同比增長12.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89萬元,同比增長17.04%。青達環保主要從事節能降耗、環保減排設備的設計、制造和銷售業務。這是其去年7月登陸科創板以來的第一份年報。
對于業績增長,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干式除渣系統、濕式除渣系統以及低溫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系統銷售收入穩健增長,特別是全負荷脫硝系統銷售收入較上年大幅增長所致。
為保證公司科研能力的持續提升,在引進高新技術人才的同時,不斷加強現有技術力量的培育。2021年青達環保繼續加大了研發投入的力度,全年研發投入金額3124.54萬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4.98%。
業績雖然雙雙增長,但年報顯示,由于青達環保所處行業特點和公司業務模式的原因,公司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規模較大,2021年末應收票據(含應收款項融資)、應收賬款、合同資產賬面價值分別為6493.21萬元、44800.38萬元和10157.69萬元。公開資料顯示,上市前,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4.92億元、4.85億元和5.82億元,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年報指出,公司存在個別客戶面臨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的情形,如果公司未來有大量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或應收票據到期不能兌付的情況,將計提較大金額的壞賬準備,可能導致壞賬損失,可能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公司存貨賬面價值26016.11萬元,占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為21.63%,存貨規模呈上升趨勢。若未來公司不能對存貨進行有效的管理,致使存貨規模過大、占用營運資金,將會拉低公司整體運營效率與資產流動性,進而增加存貨跌價風險并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隨著政府十四五開局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加快實現,電力、鋼鐵、化工、建材、水泥等重點碳排放行業的節能環保改造目標和措施陸續推出,節能環保行業面臨新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環保產業是環境保護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是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支撐。
青達環保表示,未來將繼續堅持“致力于節能環保行業,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發展理念和“創新驅動發展”的發展戰略,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自主研發為基礎,以科學管理為手段,繼續鞏固與五大電力集團的合作,開發鋼鐵、化工等新行業、新客戶,努力拓展國際市場,確保公司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力爭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節能環保設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戰略+布局
海爾生物賺翻了
3月24日,海爾生物披露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1.26億元,同比增長51.63%;凈利潤8.45億元,同比增長121.82%。近年來,海爾生物凈利持續高位增長。數據顯示,自2019年科創板上市以來至2021年,海爾生物三年的營收分別為:10.13億元、14.02億元、21.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38%、52%;凈利分別為:1.83億元、3.84億元、8.4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0%、109%、122%。
年報顯示,海爾生物面向生命科學和醫療創新兩大領域布局,公司四個場景板塊聚焦用戶多樣化、方案豐富化和業務全球化的方向不斷突破創新。其中,公司物聯網解決方案業務增勢迅猛,實現收入6.68億元,同比增長138.11%,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31.42%。此外,在血液安全場景,公司場景方案復制與創新并行,并購加速新產業布局,增長提速明顯。2021年血液安全產品及解決方案實現銷售規模2.28億元,同比增長266.32%;其中,本場景物聯網方案實現收入2.20億元,同比增長345.57%。2021年公司落地首個智慧城市血液網——青島血液網,實現從采血、制備、存儲、發血、配送到臨床用血的全流程追溯,并快速在湖北、浙江等地復制推廣。血液城市網加快復制的同時,細分場景解決方案持續迭代創新。
此外,海爾生物非常重視國內外市場布局,國內市場方面,理解用戶的能力不斷提升,全場景及全周期的用戶服務模式得到深化。報告期內國內市場收入158553.99萬元,同比增長60.25%。海外市場方面,報告期內海外市場實現收入53301.21萬元,同比增長39.34%。
研發方面,年報顯示,海爾生物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硬科創實力不斷增強。2021年新申請和獲得專利數量同比增長均超過60%。以技術為例,海爾生物在年報中指出,“基于先發優勢,公司搭建起‘現場→實驗室→市場’的開放式創新體系,并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儲備和激勵機制。”2021年,海爾生物共投入研發費用2.36億元,同比增長56.79%,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11.10%;研發人員數量為565人,占總人數的比例達到了企業總人數的近三成。
年報顯示,海爾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15.05%。對此海爾生物表示,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為應對疫情影響適當備貨,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增長所致。
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與完善,公眾健康衛生意識的日益提升,以及生物相關醫療產品的日漸豐富,生物安全的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擴充,并將逐步進入精益化管理時代,行業規模穩步增長。東吳證券表示,海爾生物為生物安全領域的全球龍頭,考慮到公司物聯網業務與生命科學業務的快速發展,維持“買入”評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馬義義 趙震 制圖 王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