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政策底確立 市場底還有多遠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日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的論述奠定政策底,會議對時下市場關心的“穩增長延續性”以及“中概股與港股問題”進行了明確答疑,積極的轉向助力于消散投資者擔憂,為市場信心的重塑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A股經歷了一輪破位調整,在經濟基本面沒有顯著惡化的背景下,這種泥沙俱下式的調整,主要是悲觀市場情緒釋放的結果。悲觀預期主要來自三個問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概股強制退市,以及房地產信用風險。再疊加美聯儲加息引發外資拋售,市場恐慌情緒急劇放大。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對左右市場的三大最核心問題,做出了明確指示。隨后,有關部委迅速落實退稅等具體措施,市場緊張情緒得到有效緩解。

    政策底已經明確,市場筑底修復,但直接V起來的概率仍然較低,諸多不確定因素還需要繼續觀察、消化。

    海外方面,地緣沖突導致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美聯儲首次加息已經落地,鮑威爾繼續向市場釋放鷹派信號,進一步佐證了長時間通脹的風險。目前,美國期貨市場的數據暗示,市場預期美聯儲在5-6月共計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已經上升到84%。在美元持續加息的強烈預期下,外資抽離新興市場回流美國的趨勢預計仍會延續。

    在本輪下跌中,外資主導的北上資金創出了連續7 天日均100 億左右的凈流出紀錄。雖然這種極端的凈流出不是常態,外資打壓最猛烈的時點可能已經過去,但會顯著影響市場對白馬指標股的興趣,進而影響指數上漲。同時,在美元加息周期中,高估值資產相對承壓,大型科技股的發揮空間受限。兩者結合看,A股市場反彈可能更多的是間歇性修復,估值系統性提升的條件還不具備,暫時難以發動大級別行情。

    當然,市場估值的短期波動隨機性很強,由各種情緒因素主導。但是在中期維度上,估值走勢取決于基本面預期。這就是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器。

    長期要看基本面,基本面的預期由信用周期決定。因此,最終體現在趨勢上,信用周期的方向決定了估值的中期方向。A 股發動大級別上漲,啟動新一輪牛市周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也就是信用有效擴張、上市公司盈利觸底、某個或某幾個大市值行業打出標桿效應。

    2月份的信貸數據顯示企業和居民加杠桿意愿不強,也就是企業擴大再生產和居民買房的信心不足,當前,穩經濟的強力政策信號已經釋放,信用是否有效擴張有待3月開始的信貸數據持續驗證。另外還需要注意A股房地產、消費等大市值行業板塊的走勢,這是我們觀察經濟觸底、消費回升的敏感信號。

    參考歷史數據,市場底距離政策底大約有兩個月時間。如2018年10月政策底出現后,市場又經歷了大約兩個月的磨底,之后在超預期的信用數據出爐以后,2019年的1-4月迎來一輪漲幅高達34.7%的上漲。

    綜合各方面因素看,對于A股市場已經不宜過度悲觀,但盲目樂觀也不足取。等待,更好的布局時點正在臨近。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