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抗疫”“糾違”兩不誤!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開展非現場執法,督促企業及時整改

    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公布了2022年度全市第一批通過非現場執法監管手段發現的環境問題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環境違法案件辦理過程中的重點,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在生態環境執法中,如何堅持“抗疫”和“糾違”兩不誤?青島市生態環境執法系統結合“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積極創新實踐,運用科學、高效、規范的執法手段,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執法過程中綜合使用用電監控、在線監測、視頻監控、電子標記、排污許可、危廢平臺、環檢監控平臺、無人機、走航等9種非現場執法方式開展綜合執法,全面摸排線索,及時發現環境違法苗頭傾向,督促企業及時整改,認真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共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目前,執法人員利用非現場執法手段檢查企業306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54個,擬立案處罰2起。

    執法人員利用無人機排查環境問題

    典型案例1: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北大隊非現場幫扶某醫藥公司規范危險廢物處置程序

    近日,市北大隊執法人員在應用青島市危險廢物綜合信息管理平臺進行非現場網上執法巡查時發現,轄區內某醫藥公司正在進行危險廢物貯存信息變更,相關變更信息存在異常。執法人員立即聯系得知,該公司正進行年度報廢藥品處置,因管理人員更換,不清楚轉移前需要按要求申領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執法人員發現時,報廢藥品運輸車輛基本裝車完畢準備運輸出廠。市北大隊不等不靠,一方面安排專人一對一指導該公司新任職人員進行系統信息填報,另一方面馬上派出執法人員到達現場,叫停轉運行為。經對企業的指導幫扶,該企業在次日修改完善系統信息,按要求申領網上運行轉移聯單并將報廢藥品合法轉移處置。通過非現場執法方式,市北大隊及時阻止了該企業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的違法事實發生。事后,該企業表示充分認識到學習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的重要性,將進步通過加強職工培訓,落實好企業環保主體責任。

    典型案例2:執法支隊利用用電監控平臺發現城陽區某紙業公司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異常

    3月16日,執法支隊在用電監控平臺進行非現場執法檢查時,發現城陽區某紙業公司用電監控多次出現報警。經平臺查詢,該企業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治理工藝為UV光氧催化,其主要用電設備是UV燈管。執法人員初步判斷產生報警原因是UV燈管有損壞,治理設施用電負荷降低,造成廢氣治理設施運行但實際廢氣處理效率達不到設計標準,有超標排放的風險。執法人員立即聯系該企業,要求企業對UV光氧催化進行全面檢查。經企業檢查反饋,確實存在工作人員巡檢不到位,未及時發現UV燈管損壞的問題,已立即整改完畢。經過幾天的運行觀察,該企業用電監控平臺未再產生新的報警。

    典型案例3: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北大隊非現場幫扶疫情隔離酒店規范醫療廢物和廢水管理

    疫情期間,市北大隊執法人員通過現場視頻、拍照等方式對隔離酒店廢水消毒加藥記錄、余氯在線設施和危險廢物暫存場所、轉運聯單記錄等進行“在線”檢查。檢查過程中,先后發現隔離酒店廢水消毒加藥記錄不及時、醫療廢物警示標識不規范、轉運聯單記錄不規范等問題,均在第一時間要求酒店進行了整改。對于醫廢轉移不及時問題,市北大隊積極協調醫廢處置單位增加運力,幫助酒店解決難題,消除了環境風險隱患。

    典型案例4: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嶗山大隊通過在線監控系統發現某公司污水在線數據異常

    3月,嶗山大隊執法人員通過青島市環境監測監控系統發現轄區內某公司污水在線數據COD出現異常高值,立即電話通知企業查明原因。企業管理人員對環保設施進行了檢查并聯系在線監測設備第三方運維單位,經排查發現,系COD自動校準零點信號異常導致,經重新校準后及時排除故障,數據恢復正常。隨后企業和運維單位通過智慧監管系統企業端APP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上傳,形成執法人員非現場發現問題、企業及時整改,通過掌上APP上傳報告的閉環管理模式。

    典型案例5: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膠州大隊通過在線監控系統發現某水務有限公司污水在線數據異常

    3月5日,青島某水務有限公司在線監測氨氮時均值數據顯示異常,報警信息實時推送至膠州大隊執法人員和監控人員執法終端,相關人員隨即開展聯勤聯動,第一時間開展“非現場”執法和監測工作。執法人員通過視頻監控等方式,重點檢查了污泥的分類收集、消毒、貯存、收運處置以及污水處理臺賬等情況,詳細了解污泥的收運量和暫存點的消毒措施,以及污水加藥處置、終末消毒等情況,特別對臺賬記錄、交接記錄、消毒記錄、污水處理設備使用情況進行重點查閱,并要求企業對排查發現的設施使用管理環節存在的問題立即整改。監測人員利用智慧監管平臺的大數據對該公司歷史進水和出水曲線進行了細致梳理和分析,在線指導和糾正該公司在線監控設施存在的問題。膠州大隊充分整合利用膠州市生態環境智慧監管系統,摸索出一整套“非現場”執法保障機制,在實行“不見面”執法模式下,有效避免“燈下黑”,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典型案例6: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黃島大隊利用車載走航監測指導企業規范揚塵防治

    為保障轄區環境空氣質量,黃島大隊在不利氣象條件下,對重點區域開展車載走航監測。在行至某社區附近時,發現PM10數據比周邊區域偏高。環境監測人員立即通知執法人員進行排查。經查,發現某公司正在進行原料運輸,現場未采取防揚塵措施。執法人員立即責令該公司使用密目網對原料進行了覆蓋,并在周邊采取灑水降塵措施。在執法人員指導下,公司優化了物料運輸途徑等環境管理制度。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