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騰訊2021財年即將交卷 “過冬”與轉型共頻

    騰訊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即將發布,券商普遍預計騰訊雖然收入穩定增長,但其四季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凈利潤大概率將繼三季度后再度出現負增長,全年增收不增利,凈利潤甚至可能出現十年來最低增速水平。

    近來,互聯網企業紛紛開始主動轉變發展戰略,調整擴張式“試錯”策略,尋求轉型。這場全行業的“倒春寒”能否盡快結束,取決于各家公司的轉型力度。

    行業過冬,騰訊或將連續兩季度凈利回落

    中概股近一個月經歷了血雨腥風,再次刷新了“暴跌”一詞的定義,阿里、騰訊、拼多多、京東、美團等科技股市值一度普遍蒸發30-50%,曾經被引以為豪的中國優質資產成為外資做空的靶子。

    在各種傳言下,騰訊的股價在3月中旬一度探底297港元,從高點751港元一年時間內下跌過半。

    image.png

    單從業績預期看,騰訊正在經歷十年來最困難的發展階段。

    2021年三季度騰訊首次出現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單季度凈利潤負增長,收入依然保持增長,但增速下滑,騰訊廣告收入同比增長僅為5%,國內游戲收入同比增長5%,僅有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實現20%相對高速增長。

    綜合24家券商最新預測,受游戲收入增長放緩及廣告收入下滑影響,騰訊2021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純利介乎1169.29億至1304.61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同期1227.42億人民幣,同比下跌4.7%至上升6.3%。

    招商證券預測騰訊2021年四季度受宏觀消費環境及行業監管政策變化影響,廣告業務短期增長將繼續承壓。中信證券也表示,當前騰訊仍然面對游戲、數據安全、反壟斷等監管政策的影響,同時在國際化游戲、視頻號、云和企業軟件等重點領域持續投入會導致短期盈利增速有所承壓。

    阿里巴巴上月發布的財報也凸顯了過去一年的“不平坦”,其單季度凈利潤204.29億元,同比下降75%,營收增速也將至近年來最低,淘寶天貓首現負增長,一些新業務尚未盈利。

    京東連續虧損了兩個季度,2021年全年“由盈轉虧”,全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6億元。百度2021年四季度總收入雖然同比增長9%,但凈利潤僅17.1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7%。

    因為疫情影響,整個宏觀經濟承壓,各互聯網公司傳統收入項中一些板塊都普遍收入下滑,例如廣告下滑表現尤為明顯。

    另一方面,各家公司都在加大轉型投入。阿里對淘特等增長業務投入導致經營利潤下降,百度多年來連續投入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京東的虧損也與京東地產、京西、海外業務和科技創新等新業務部門的虧損持續擴大有關。

    而騰訊近年來持續在加大TO B板塊投入和研發投入。上個季度,騰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同比增速達到30%,占整體收入貢獻比穩定在30%,該業務也是騰訊連續多個季度成本增速最快的板塊,三季度成本投入達到310億元,同比增長29%。

    在科研投入方面,三季度騰訊研發產生的開支達到137.3億元,2021年騰訊前三個季度其累計研發投入達到378.59億元,同比大增36%。

    減肥增肌,度過低谷

    業績承壓、疫情反復、海外局勢不明朗、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種種錯綜復雜的因素都讓企業發展面臨不確定性。去年底以來“大廠裁員”的詞條頻繁上熱搜,“組織優化”、“減肥增肌”開始成為互聯網行業的新關鍵詞。

    前程無憂發布的《2022年春節后才市供需行情》顯示,今年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新增職位量下降明顯,從2021年的第一位下降到了今年的第四位;在薪酬沒有顯著增長的前提下,互聯網公司2022屆校招崗位總數比去年縮減15%至20%。

    去年底第一批經歷“裁員風波”的快手CEO程一笑就曾表示,快手對降本增效一直抱有很大的決心。愛奇藝董事長兼CEO龔宇則公開表示,當前重點是開源節流,主要是砍掉低效率的業務、項目,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去年11 月,字節跳動宣布啟動字節跳動近五年來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在人才發展團隊撤銷時,被曝光的字節跳動內部郵件中提到:“要把資源聚焦在重基礎、高杠桿的事情上,做事情的標準要更高?!?/p>

    此前數年,互聯網行業保持高速發展,在競爭導向下,各大公司不斷對新業務進行擴張,在業績增長期“試錯”成本并不顯著,但一旦進入業績低谷期,繼續不斷“試錯”擴張則很可能會傷筋動骨。

    這也就不難理解,在主動剎車后,一些成立時間較短、沒有穩定商業化能力、甚至持續虧損的新業務部門成為“優化”的對象。例如字節跳動旗下的教培業務在2021年被兩輪裁員,中小學業務被放棄,百度游戲部門幾乎全線被裁。

    “互聯網大廠之前的發展模式是所有賽道都去布局,只需要鋪人力復制就行,是簡單的外延式擴張,所以會提前搞人才儲備。但到了發展的下一階段,大家都要調整結構,走內涵式發展,這就導致之前為了外延擴張而儲備的人變成了人才冗余。所以它需要進行瘦身,減掉一些無效的單元板塊,數字經濟原本就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用招了多少人來衡量自我擴張了多少?!睌底纸洕菐旄呒壯芯繂T胡麒牧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

    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對于國民經濟的戰略意義顯著,且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例如人工智能、云計算這些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這些領域也成為騰訊、百度等企業加大投入的領域。

    2018年930變革后,騰訊提出“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在全國多地投入布局大數據中心,強化產業數字化基礎能力。去年4月,騰訊進一步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全面融入實體經濟,以社會價值創新為底座牽動所有核心業務發展。

    不過,騰訊的云業務一直承受盈利目標壓力。云計算重技術、重資產的特性,意味著前期發展需要巨大投入,而在開拓市場期,國內的互聯網云服務商整體競爭激烈。對于騰訊而言,當下廣告、游戲等業務承壓,重投入多年To B 業務也需要盡快能提升“造血”能力。

    一位互聯網分析人士認為,對于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去肥增瘦”的目的大于“過冬”。

    毫無疑問,平臺企業正在轉型期。雖然經歷了一輪強監管,但是一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意義,持續在積極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年,騰訊把“助力實體經濟”作為新的品牌主張,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深耕產業解決方案,為實體經濟中各行各業提能增效,積極助力實體經濟中的個體和小微數字化轉型;阿里財報中也表示要深度參與全社會的產業數字化進程。

    在行業調整期,將“減肥增肌”與“戰略轉型”相結合,互聯網行業的2022年依然任務艱巨。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