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集卡試點應用,“氫能源、氫動力”、碼頭岸電相繼推進……乘勢山東省“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東風,多場景氫能技術示范應用不斷為山東港口青島港綠色港口建設增勢賦能,一場“綠色革命”正在綿延的海岸線上悄然發起。
綠色引領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作為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港口是公路、鐵路、管路、水路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集聚中心,作業設備品類多,既是能源消耗大戶,更是降碳減排的重要領域。
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加快建設綠色低碳港口已成為現代化港口轉型升級的戰略要素,綠色逐漸成為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最靚底色。2021年6月5日,山東港口在全國港航領域率先發布了綠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規劃,堅實推進降碳達峰行動,著力實現能源消費低碳化,推動山東港口的整體綠色轉型。
與傳統能源相比,低碳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可有效應對人類能源資源危機,更是破解環境危機的根本出路。兼具儲量大、無污染、零碳排的特性,氫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氫能產業,對于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也成為了山東港口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有力抓手。
作為山東港口發展“龍頭”,山東港口青島港始終敢為人先,早在2019年便著手氫能技術的集成研究與應用,3臺氫能集卡在港區率先投入實景應用,為全國港口清潔能源的使用普及,積累了寶貴經驗;2020年,依托其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全球首次實現了將氫燃料電池在港口軌道吊上的應用。
層層攻關,步步推進,關鍵技術的攻克為山東港口青島港建設綠色港口、氫能港口的戰略發展布局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使之站定高位,精準發力,制定《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指導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碳達峰、碳中和”港口建設實施方案及三年行動計劃》等規范引領性文件,明確綠色港口建設路徑,蹚出了一條國際領先的綠色港口發展之路。
“加氫”添碼 搶抓氫能產業風口
從傳統能源消耗大戶逐漸蛻變為新能源“代言人”,山東港口青島港依托“東方氫島”有力資源優勢及山東省“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推廣實施,乘勢而起,聯動山東港口濰坊港和海卓動力能源科技,為及時搶抓氫能產業風口添碼加力,借勢港口一體化發展優勢,進一步開展氫能生產和利用技術的多場景示范應用。
與此同時,山東港口青島港計劃將瞄準氫能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圍繞上游的氫能制備,中游氫能儲存運輸,下游氫燃料電池及氫能源燃料電池應用等多個環節搶注加碼,打造貫通運氫、儲氫、加氫和用氫的應用端全鏈條。
在中游氫能儲存運輸環節,山東港口青島港深度參與氫能港口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應用研究,,大力推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啟建設動全國首個港口加氫站,發揮其在高效安全的港口氫能補給體系建設中的關鍵性作用。2月15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北岸加氫站站房主體框架澆筑完成,山東港口在“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設邁出了堅實一步。作為國內首個落戶港區的加氫站,該項目充分利用港口周邊副產氫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日供氫設計產能達到1000公斤,建成后每日可滿足50輛氫能集卡的使用,可大幅減少港區車輛燃油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對建設碳達峰、碳中和港口具有重要基礎性意義。
值得關注的是,在下游應用環節,山東港口青島港將逐步開拓氫能多場景示范應用,推動氫能領域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發展。依托港口多樣作業設備,氫能源、氫燃料可廣泛應用于港口氫能機電裝備和港口氫能運載設備,最終完成港口固定式裝卸機械設備、流動式裝卸運載設備和水平運輸車輛的全場景覆蓋。據悉,“氫進萬家”工程將充分發揮山東省的基礎設施和氫資源優勢,使山東港口青島港在未來的2到3年間完成2座港口加氫站、1座氫能綜合供能系統、10臺氫能軌道吊以及200輛氫能車輛的推廣示范,行駛里程突破500萬公里,二氧化碳減排量超過5000噸,為推動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山東經驗,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打造氫能港口示范應用的“齊魯樣板”。
共享碧海藍天,涵養山清水秀,山東港口青島港正乘風而上,以能源結構改革實現降碳達峰,山東港口青島港氫能港口建設正是進行時。下一步,山東港口青島港將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港口為目標,加快氫能產業發展,不斷積累可推廣、可復制經驗,為助力青島打造“東方氫島”,山東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貢獻港口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