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上市公司一周熱度榜 | 軟控股份去年營收50億 輪胎上游企業利潤勁增

    本周,海爾智家、海聯金匯、青島港分別列熱度榜前三位。青島境內上市公司中,超過8成出現下跌,跌幅較大的海泰新光、新華錦、天能重工,分別下跌14.22%、13.14%、12.58%,但受數字貨幣和新能源汽車概念利好,海聯金匯周內逆市連續收獲3個10%漲停板。3月16日,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得益于輪胎企業的快速發展,軟控股份去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76.18%,凈利潤同比增長48.45%。

    超八成上市青企股價下跌 海聯金匯創新高

    本周跟隨外圍市場的波動,滬深兩市呈現先抑后揚態勢,上證指數最大跌幅接近9%,最低下探到3023點,最終周下跌1.77%,振幅高達8.3%。此外,深證成指下跌0.95%、創業板指上漲1.81%、科創板指數下跌2.61%。滬深港股通北向資金延續之前的趨勢,凈流出166億。31個申萬一級板塊,僅有房地產、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社會服務上漲,漲幅分別是1.99%、1.68%、1.08%、0.85%。跌幅前5名的板塊是鋼鐵、公用事業、環保、煤炭、食品飲料,分別下跌4.62%、4.14%、3.95%、3.71%、3.63%。電子身份證和建筑節能概念成為本周熱點,漲幅均超過15%。國元證券指出,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但近期風險逐漸釋緩,官方發聲維穩信心,積極因素有望主導市場短期修復上行。光大證券的研究觀點認為,看好A股本輪反彈,行業配置關注穩增長和消費兩個方向,新版《新冠診療方案》推行分類收治,線下消費需求有望恢復。

    青島58家境內上市公司中,超過8成出現下跌。漲幅較大的是海聯金匯、森麒麟和豐光精密,分別上漲19.41%、7.05%、5.90%,跌幅較大的是海泰新光、新華錦、天能重工,分別下跌14.22%、13.14%、12.58%。受數字貨幣和新能源汽車概念利好,海聯金匯周內連續收獲3個10%漲停板,截至周五收盤,股價為12.06元,創出近兩年以來的新高。消息面上,海聯金匯在投資者互動問答時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跨境支付業務尚未進入俄羅斯公司,跨境支付系統根據客戶的交易進行資金劃轉。此外,公司已進入蔚來供應商體系,但尚未正式實現供貨。

    同花順顯示,截至3月18日,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7476億元,較3月11日收盤7714億元減少238億元,總市值連續四周出現下滑。市值前十名為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賽輪輪胎、青島銀行、海爾生物、森麒麟、特銳德、青農商行、海信視像,其中,森麒麟和特銳德位置交替,海信視像替換百洋醫藥進入前十。市值漲幅靠前的是海聯金匯、森麒麟、賽輪輪胎,分別增長23.01億元、13.64億元、8.88億元。市值跌幅最大的是青島啤酒、海爾智家、賽輪輪胎,分別減少96.46億元、26.45億元、15.58億元。

    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周成交量總額為424.40億元,較3月11日收盤515.21億元減少90.81億元,總成交量繼連續三周增長后出現下滑。其中,周交易額超過10億元有10家,分別為海聯金匯、海爾智家、青島中程、青島啤酒、東方鐵塔、百洋醫藥、高測股份、賽輪輪胎、特銳德、天能重工,成交額分別為104.70億元、45.63億元、33.66億元、30.89億元、17.70億元、17.02億元、15.00億元、14.72億元、13.24億元、10.60億元。主力資金流入最多的是海聯金匯、海爾智家、高測股份,分別凈流入2.42億元、7997.27萬元、3201.37萬元。周換手率超過50%的公司有2家,分別是百洋醫藥、海聯金匯。此外,華仁醫藥、海容冷鏈、威奧股份等3家公司連續4天跑贏大盤,上漲趨勢較好。同花順智能分析認為,海聯金匯近期的平均成本為11.61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股價的強勢特征已經確立,短線可能回調。該股資金方面受到市場關注,多方勢頭較強,中期有加速上漲趨勢。迄今為止,共9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5.95億股,占流通A股50.72%。

    凈利潤1.41億元 軟控股份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3月15日,軟控股份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稱,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18%,得益于橡膠裝備機械業務持續增長以及新增化工行業子公司收入增長,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8.45%。

    軟控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橡膠裝備業務訂單保持增長,持續推進全系列產品、全流程、全要素模塊化研發與制造,提升產品品質和交付效率。同時不斷加大對新產品、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投入,以及加大對新興業務的戰略培育和扶持,持續研發投入,并與高端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訂單、業績均增長明顯。3月17日,軟控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是寧德時代的優秀供應商,可為其提供完整的合漿車間解決方案。另外,6萬噸“液體黃金”擴產項目也正在有序地推進。

    資料顯示,軟控股份依托青島科技大學科研基礎,業務和技術優勢集中在橡膠機械領域,其橡機產品已覆蓋輪胎生產所需關鍵裝備的80%。值得一提的是,軟控股份實控人袁仲雪早在2020年11月已入主賽輪輪胎,賽輪輪胎主要從事輪胎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1年1-9月總營收約為132.5億元,同比增長18.65%。軟控股份主要向輪胎行業提供應用軟件、系統集成和數字化裝備,屬于賽輪輪胎的產業鏈上游企業,實控人袁仲雪手握兩家上市公司。軟控股份和賽輪輪胎均承建了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等國家級產業項目,兩家公司在產業方面形成協同效應。

    近日,2022年度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百強企業入圍名單對外公示,百強中青島企業占據12席,不僅輪胎產業在橡膠產業鏈中處于絕對領軍地位,青島橡膠工業的優勢在橡膠機械類榜單上更加明顯。軟控股份營收高居榜首,榜單前10家企業總營收約108億元,軟控股份獨占“半壁江山”。

    高送轉 國林科技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本周,國林科技也發布了2021年年報。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95億元,同比增長23.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02.89萬元,同比下降4.95%。分紅方面,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0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8股。

    當前,在我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資源節約的大背景下,臭氧設備的生產制造尤其受到國家環保政策與產業政策的支持與鼓勵。國林科技作為國內臭氧行業的領軍企業,掌握了臭氧系統設備的全套核心技術,公司產品以大型臭氧發生器為主,涵蓋全系列臭氧發生器及臭氧系統集成設備,在鞏固傳統自來水、市政污水等行業的優勢外,國林科技也在加速向半導體清洗業務方向拓展。去年5月,國林科技榮獲山東省制造業高端品牌榮譽稱號;7月,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8月,國林科技順利完成3.6億元定增,投向2.5萬噸/年高品質晶體乙醛酸項目(一期),該項目將于今年建成投產。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報披露,2021年國林科技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由正轉負,2020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為6978.16萬元,2021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為-1911.36萬元,同比下滑127.39%。對于經營活動現金流大幅下滑原因,國林科技稱,主要系隨著營業收入增長與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材料采購額增加以及為生產新疆晶體乙醛酸項目生產設備導致購買的原材料增加導致現金支出增加所致。

    3月19日,深交所向國林科技發出關注函:針對“5元,并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8股?!钡惹闆r,深交所提出包括“你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02.89萬元,同比下降4.95%。請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最近兩年凈利潤、凈資產及每股收益增長情況、本次分配比例的確定依據及合理性等,充分說明本次利潤分配方案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與公司業績成長情況是否匹配,并提示相關風險”等要求。

    記者 隋淼 趙震

    制圖 王瑤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