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港股迎來中長線投資時機

    3 月 16 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并于午后發布主要的講話內容。本次會議回應了近期市場對政策及確定性的主要憂慮,包括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應對措施、中概股退市壓力、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監管、港股市場波動下行等等。

    此次會議如同一劑強心針,讓市場重新活躍起來。受利好消息提振,3月16日港股科技股開始迎來觸底反彈,恒生科技指數上漲超過20%,為該指數推出以來盤中最大單日漲幅,港股市場的成交量已經達到 3098 億。3月17日,港股延續前日大反彈行情,市場情緒得以回穩,恒指漲7.04%重回21,000點以上,2天連續收復3大整數關口,恒生科技指數漲7.76%,2日漲幅超千點,收復4500點大關。

    中信建投證券董事總經理陳果指出,金融委專題會議回答了當前市場最為關心的幾大問題,表達了對穩增長的堅定支持,明確了房地產市場未來的發展思路。同時對于市場關注的中概股、平臺經濟、港股等問題給予了明確的定調,成為這些關鍵領域現階段的“政策底”。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港股市場估值已經經歷明顯回調、多數指標已經達到歷史區間的中等偏低水平。受互聯網平臺監管政策趨于穩定、俄烏談判最新進展以及供應鏈沖擊的階段性緩解、美聯儲首次加息靴子落地等因素影響,港股市場趨勢逐漸向好。

    從監管政策來看:互聯網科技平臺的強監管政策已經持續演繹近兩年,對于監管掣肘平臺的“負面”影響,相信市場投資者大多已預期較為充分,恒生科技板塊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早已被price in,因此理論上港股科技板塊很難再有因基本面劇變導致的大級別下跌動力。

    從全球疫情來看:得益于國內高質量的疫情防控,中國是全球少有的國民GDP在2020年實現正增長、2021年高個位數增長主要經濟體。隨著國內新冠疫苗的不斷廣泛接種、新冠小分子化學藥的陸續獲批保障,預計國內疫情防控限制終將有序逐步放開,國內經濟則有望進一步復蘇增長,那么以離岸中國股票為主要構成的港股公司在經營和業績表現上也將更加受益。

    從貨幣政策來看:為應對美聯儲量化寬松結束開始回收流動性的潛在風險,中國央行和香港金管局一直審慎執行著與西方央行相抗衡的貨幣政策,根據交銀國際研究統計,香港金管局的縮表節奏已經跨越了其峰值,恒指下行壓力開始緩解。中國央行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貨幣政策開始放松,特別是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一年期LPR下調10個基點,至3.7%,過去兩個月以來累計下調幅度達到15個基點。以上數據表明,為提振國內經濟,我國正在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流動性相對美國市場正在改善,對抗衡美聯儲未來的流動性縮減具備較好的緩沖作用,那么香港離岸市場,尤其是在2021年超跌的恒生科技板塊或可從寬松政策中獲益。

    從俄烏談判層面來看:當地時間3月16日,俄烏舉行第四輪談判,雙方圍繞烏克蘭不再謀求加入北約、停火協議、烏克蘭尋求中立等要點,傳出積極信號,俄烏局勢出現緩和轉機。

    科技股有望成為港股行情催化劑

    最近,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市場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多,港股的悲觀投資情緒逐步放大。但從長期來看,自2005年以來,港股中資股凈利潤占全部港股凈利潤的比例逐年提升,2020年已接近90%,因此港股基本面與中國內地經濟更相關。隨著疫情逐步被控制及后續穩增長政策的落地,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有望提升,港股開始迎來估值修復。面對此前科技股的非理性下跌,堅定看好中國優質科技企業的國內外投資者仍在不斷買入。

    3月3日,海外第三大中國股票基金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美元)公布最新持倉,截至1月底,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貴州茅臺、網易、招商銀行、中國平安、港交所、石藥集團、阿里巴巴、平安銀行、AIA集團。該基金在1月份加倉了第一大重倉股騰訊控股,加倉幅度為100%。

    進入3月以來,港股ETF扎堆成立,國泰基金、銀華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都成立了港股通基金。

    多只ETF逆勢吸金。3月以來,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份額增長了76.02億份,連續五日獲得超1億元資金凈流入。該ETF前五大重倉股為騰訊、小米、美團、阿里巴巴、快手。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份額增長了32.52億份。3月15日,該ETF大跌7.74%,但投資者逆勢買入9.6億份。

    多家機構認為,前期回調后中國科技互聯網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投資價值已凸顯。從宏觀周期的角度,中國正在將重點轉向穩增長。從結構上看,中國科技股指數包括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領域。在基本面穩中向好的背景下,基于中長期基本面和估值的角度當前港股市場已處于深度價值區間,特別是港股科技板板已具備中長期投資機會。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