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春播關鍵時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青島市農技中心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實際情況,采用“線上集中+線下分散”的方式全力組織春耕生產,開展“農機技術大推廣、大服務活動”,為全年農業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據統計,目前全市已檢修各類農機具13.6萬臺,培訓機手9000余人次,預計投入春季農業生產農機具數量14.6萬臺(套),其中拖拉機6.2萬臺,植保機械9600臺,排灌機具5.8萬臺。
提早謀劃,助推農業工作開新局
2月25日,青島市農機化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會議要求,2022年青島市農機化工作要統籌高線、夯實中線和守牢底線“三線布局”的工作部署,迅速動起來,奮力干起來,不斷以“爭創樹”的新成效開創全市農機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以“全國爭一流,全省當龍頭”為目標定位,“爭1、創2、樹3”,繼續保持青島農機化工作的領先水平。
科技助春耕,農機“挑大梁”
驚蟄過后,氣溫攀升,我市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自走式打藥機、起棱機等農機具耕耘作業。如今,植保無人機、北斗導航農機等智能化農機裝備智慧已挑起了春耕春管的“大梁”,成為春季農業生產的“主角”。
在西海岸新區大場鎮勤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百畝麥田里,四臺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正在進行噴灑工作,每臺噴霧機都有一對十幾米長的“翅膀”,“翅膀”打開后,就可以均勻的噴灑殺菌和水溶肥料等,一臺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每天大約可以完成二三百畝麥田的噴灑工作;平度市通過大力推廣北斗導航農機裝備,提高作業效率與作業質量,已提前完成15萬畝馬鈴薯播種任務。據當地農戶介紹:“拖拉機裝上自動導航,可以根據地塊設定軌跡自動作業,在大地塊作業更‘筆直’,誤差非常小,比老農機手人工操作更精準,關鍵是可以24小時連續作業。
現在正是馬鈴薯種植的關鍵時期,一臺車一天至少能夠干400畝”;即墨區通過科技的力量改善傳統農業對人工的依賴,提升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推廣使用植保無人機單機單日作業300—500畝,其噴灑效率是傳統人工的30倍,節約30%的農藥使用量,80%的用水量,很大程度的降低資源成本。目前即墨區已組織20余家植保作業隊,137臺高效植保飛機全面開展小麥壯苗,除草作業。
抗疫情,護春耕,維護農機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維護農機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春季農業生產,助力糧食穩產豐收,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以“穩糧保供,提質護農”為主題的2022年山東省“農機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青島分會場)在平度舉行。市農技中心制作的《如何進行農業機械產品質量投訴》微視頻,為農機質量維權提供參考幫助,收到農機用戶的廣泛關注與好評;發布系列農機微課堂視頻,大力普及了農機鑒別、安全操作、科學使用等技術知識。
送服務,抓農時,不誤春季生產
按照技術人員下沉、技術服務到位、服務成果落實的要求,青島市農機部門積極開展農機技術“大推廣、大服務” 活動。膠州市農機部門通過微信、電話、現場指導等方式,圍繞馬鈴薯種植收獲技術,集中開展了馬鈴薯春季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會。調查研究農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科學指導農機專業合作社安全作業、科學作業,努力提高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率。3月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2022年首次“央視頻”移動客戶端《鄉村服務社》直播節目走進平度新河鎮潘家洼村春華秋實家庭農場基地進行馬鈴薯機械化種植直播報道和相關農業技術知識普及。
在疫情防控期間,青島西海岸新區鎮勤耕農機專業合作社、萊西市姜洪波農機專業合作社、膠州市高產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機合作社社員堅守一線,組織植保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為當地學校、街道免費消毒。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為抓好春季農業生產,不誤農時,勤耕農機合作社姜永戰組織合作社8臺植保機免費為當地農戶進行小麥紋枯病、莖基腐病防治藥劑噴施工作,有力保障了當地春耕生產有序進行。截至,組織植保無人機800多架、大型施藥機械2600多臺開展規模化植保作業,全市已完成植保作業30萬畝。
辦實事,促提升,扎實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對農業來說,春耕就是首戰,要首戰告捷,裝備精良是關鍵。青島市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備播農機化準備工作,為奪取全年糧食豐產豐收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我市及早謀劃,爭取2022年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首批資金8477萬元,市級補貼資金2000萬元,于1月上旬正式啟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優先保證糧食生產和主要農產品保供所需機具,實行敞開補貼、應補盡補。截至目前,已受理補貼申請4249臺,受益農戶2664戶,補貼資金5299萬元。
疫情就是命令 保供就是責任
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我市農機部門紛紛響應疫情防控,號召全體黨員干部職工迅速進入戰時狀態,萊西市農機部門同志投身到抗擊疫情、穩產保供第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積極貢獻“三農”力量。同時,我市各地大力推進農業“機器換人”,投入大量植保無人機、小型播種機、大型整地機等“鬧”春耕,大幅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減少勞動用工和人員聚集,做到戰疫情、抓春耕兩不誤、兩協同,全力保障“菜籃子”“米袋子”的有效供給。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王曉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