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停車位配套標準有所調整!涉及住宅、醫院、學校等區域

    近年來,我市機動車數量快速增長,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近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據此優化調整了《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中的停車位配套標準,助力緩解停車難問題。            

    據悉,本次停車配套標準優化調整在原有的《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相關內容基礎上,對接國家和省市最新政策標準規范要求,借鑒國內同類城市先進經驗,適應新業態、新交通方式等對停車配建的新需求,針對老城區和住宅、醫院、學校等熱點區域優化停車配套指標,針對交通工具發展趨勢增強前瞻引導。            

    緩解社區停車難 住宅類下限將調整至1.1車位            

    青島市根據不同區域的土地利用性質和開發強度、公交可達性及道路網容量等因素,劃分為四類停車區域。據悉,此次優化調整在差別化設置停車嚴格控制區、一般控制區、基本滿足區三類分區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停車矛盾突出區域”。為緩解老城區停車供需矛盾提供配建指引。            

    調整后《導則》將提高新建居住社區配建標準,住宅類下限由每戶1.0車位調整至1.1車位,保障性住房和集體宿舍調整至每百平方米1.1車位,緩解住宅社區車位緊張問題。同時,針對停車設施嚴重缺乏、公共交通不便捷的區域,經交通影響評價和論證,對新改建學校、醫院、廣場、住宅等項目在配建標準的基礎上提高10%。針對建設條件較好的項目,鼓勵進一步超配。            

    直擊看診停車難 門診部將保有2.0車位            

    公共區域的停車問題,如醫院、學校、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的停車難問題一直備受市民關注。《導則》將根據三級醫院實際停車需求進一步細分配建指標,如門診部控制每百平方米保有2.0車位、住院部保有1.6車位、其他(科研、配套等)保有1.5車位,直擊看診停車難問題,使看診不再“急上加急”。            

    在教育類設施接送泊位配置問題上,將保持現有教職工停車和臨時停車配建標準,在學校用地范圍內單獨設置接送停車泊位和校車上下客泊位,緩解校區附近高峰期擁堵現象。            

    同時,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配置標準調整至每百平方米0.6至0.8車位,展覽館調整至每百平方米0.7至1.0車位;同時增加廣場配建標準,按照城市公園、風景區配建車位,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此外,服務窗口辦公類配建結合實際使用情況,將擁有服務窗口的辦公配建指標由原來的每百平米1.0至1.5車位,調整至1.2至1.8車位,便利群眾窗口辦事。            

    新建小區充電基礎設施將不低于車位比例30%            

    針對公眾關注的其他問題,將同步加強前瞻性引領。如電動汽車和非機動車充電樁建設和預留進行詳細規定,要求新建住宅小區應按不低于30%的車位比例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其他車位預留擴建敷設條件并配置電力容量;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公共文化娛樂場所停車場等,按不低于20%的車位比例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對于新建住宅設置非機動車停車位的,應集中設置充電設施,設置比例不得低于非機動車停車位的30%。            

    同時,在增加車位尺寸方面,要求最小停車位長寬尺寸符合《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等相關規范,停車泊位排列緊湊、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證安全、與柱網相協調,滿足一次進出停車位要求。在車位開放共享方面,要求各類公共建筑物的配建停車位應滿足向社會開放使用的條件,按照相關要求接入青島市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實施資源共享;鼓勵非公共建筑停車位對社會開放。            

    據介紹,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優化調整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必要之舉。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跟進《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實施情況,適時進行動態調整,及時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實際需求,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于爽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