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即墨區深入實施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持續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基礎完善、設施完備的現代化農村。到2025年,新建區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4個,村內通戶道路硬化基本完成,農村污水治理村莊基本實現全覆蓋,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達到99%,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0%。
一是營造干凈衛生的人居環境。組織全區黨員干部開展“黨群同心,共建家園”主題實踐活動,機關干部深入一線干給群眾看、帶領群眾干,與群眾同勞動、同整治,并利用村規民約、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光榮榜等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營造比著干、爭著干、搶著干的整治氛圍和親自動手保護環境建設家園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群眾文明習慣養成,體現了黨建引領、干群一心、齊心共建的生動局面。
二是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實施鄉村新基建工程,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完善提升鄉村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金融、交通等服務設施建設,建設農村“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造薄弱農村幼兒園,全面推進醫共體建設。實行城鄉統一的失業保險制度,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從廣覆蓋向高質量轉變。梯次推進美麗鄉村達標村、示范村、精品村建設,允許符合條件的農戶依法有序開展農房新建、翻建和改建,持續改善農村居住條件。
三是強化資源要素支持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從區、鎮、村三個層面,優化城鄉規劃布局,在人、錢、地等方面將發展要素優先投向農村。建立財政支持鄉村振興穩定增長機制,強化金融支農,積極推動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和集體股權質押貸款。強化人才支撐,推動大學生回鄉、城市人才下鄉、鄉賢返鄉。推動進城農民市民化,積極探索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帶權進城”或自愿有償退出機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馬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