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通脹數據終見回落 穩增長窗口期且行且珍惜

    惡性通脹是經濟增長的天敵。在全球通脹漲聲一片的背景下,我國物價水平經過有效調控,終于在1月份出現了回落態勢。根據最新統計數據,1月CPI同比上漲0.9%,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同比漲幅回落。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8%,非食品價格上漲2.0%;消費品價格上漲0.4%,服務價格上漲1.7%。

    從物價構成看,CPI同比漲幅下降主要受豬肉價格影響。豬肉價格受去年高基數影響,1月同比下降41.6%,帶動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8%,抵消了鮮果、水產品、食用油等其他食品價格的漲幅。經歷了春節假期消費高峰的考驗后,來自食品方面的通脹壓力得到充分釋放。

    而在非食品方面,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2%和2.4%,同比分別上漲20.7%和22.7%。新冠疫情多地散發和就地過年對服務業產生壓制作用,但受去年低基數和春節前供給不足影響,旅游、家庭服務等價格仍同比出現一定程度上漲??紤]到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持續恢復,能源和服務價格易漲難跌,CPI繼續大幅回落難度較大。

    從生產資料價格看,1月份,PPI同比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于發改委等部門對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強力調控。

    去年末,面對國際市場的大幅上漲,國家有關部門果斷對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產品展開市場治理,嚴肅查處囤積居奇的行為,受保供穩價政策影響,煤炭、鋼材價格回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下降3.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下降1.9%;但同比漲幅仍較高,分別為51.3%和19.8%,仍是PPI同比上漲的重要因素。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環比增速由前月下降6.9%轉為上漲2.6%,同比增幅達到38.2%。國際市場向國內市場傳導的通脹壓力,仍然不能小覷。

    總體看,雖然外部壓力不減,但通脹走勢已經出現放緩跡象,PPI和CPI剪刀差為8.2%,比上個月收窄了0.6個百分點,預計今年隨著PPI回落和CPI逐步修復,通脹剪刀差將進一步收窄,并且可能出現逆轉,中下游企業的經營壓力或將顯著改善,同時也為穩增長政策贏得了騰挪空間。

    展望未來,PPI-CPI剪刀差的收窄仍將是確定性的趨勢。盡管地緣政治等因素刺激大宗商品,但原油達到100美元歷史高位后,進一步走高的幅度或相對有限,伴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的推進,煤炭、鋼鐵等大宗商品的供給增強,價格上漲壓力有望得到緩解。研究機構普遍認為,2月PPI仍將保持穩步下行態勢。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通脹回落的另一方面顯示出經濟內在的需求仍然不甚充足。2021年12月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定調穩增長以應對經濟運行的“三重壓力”,經濟對穩增長政策的需求較大。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之下,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仍然是必要的,政策的傳導路徑是由寬財政、寬貨幣到寬信用。

    由于今年美聯儲啟動加息已經亮出明牌,全球流動性預計下半年將明顯收縮,上半年就是我國實行寬松政策提振經濟的重要政策窗口。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