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來。但是有些跟頭,是半月板“承受不起”的。幾個月前,酷愛足球的王東(化名)便經歷了一次半月板撕裂的痛苦,不過,就醫僅四個月后,膝關節活動受限的他再一次馳騁綠茵賽場,絲毫不減之前的風采。這其中,關節鏡開辟了一條微創治療、加速康復的捷徑。
膝關節“咯噔”響應警惕
2021年10月的一個周末,王東在與球友踢球時,踢得興起時突感左膝關節一陣鉆心的疼痛,隨即摔倒在地。王東疼得抱著左膝,蜷縮在地,動彈不得。歇了好一陣,王東才在球友的攙扶下回了家。在家休息了幾天,止痛藥、膏藥等治療了十幾天,效果不理想,腫脹雖有所減輕,但疼痛仍存在,活動時膝關節會有“咯噔”的響聲,時常還出現動不了的情況。
不僅疼痛,活動也受到了限制,生活里干啥都沒勁兒。此時的王東倍感煩惱,這可怎么辦?無奈之下,王東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門診就診。
坐診專家曹新峰副主任醫師詳細地了解了王東受傷的情況,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打軟腿、關節彈響、關節絞索和關節功能障礙;隨后為其進行了查體,查體可見股四頭肌萎縮、關節間隙固定而局限的壓痛、浮髕實驗陽性、膝關節過伸或過屈痛、McMurray試驗陽性等。曹新峰副主任醫師初步考慮患者為半月板損傷。接下來的膝關節MR檢查進一步驗證了該診斷:半月板撕裂。根據王東的病情,建議行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
膝部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起初,王東對手術有所恐懼,心中猶豫。曹新峰副主任醫師向患者詳細介紹了手術的必要性,以及關節鏡微創手術的優點及良好效果,王東終于下定決心接受手術。術中,通過膝部兩個約1cm的切口進一步證實了術前的診斷,并在關節鏡下對患者進行了撕裂半月板的縫合修復。手術用時僅半小時,僅有約5毫升的出血。
術后第二天,王東就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膝關節功能訓練,術后第四天即出院。根據個體化的康復計劃,出院后王東在膝關節支具保護下堅持鍛煉,僅兩個月的時間,膝關節就接近恢復到受傷之前的狀態。出院四個月后,王東已經重新在綠茵場上馳騁,令球友們驚詫不已。
關節疾病迎“鏡”而解
半月板是股骨髁和脛骨平臺之間的半月狀軟骨,富于彈性,能承受重力,吸收震蕩,是保持膝關節的穩定性、維持膝關節的運動的重要結構。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研磨力量是產生半月板破裂的主要原因。只有急性損傷病例有外傷病史,多數為膝關節扭轉損傷史,運動傷較常見,多見于年輕患者。慢性損傷病例無明確外傷病史,常見中老年骨關節炎患者。
半月板撕裂分為:縱行撕裂、水平撕裂、斜行撕裂、橫行撕裂(亦即放射狀撕裂)、變異型撕裂(包括瓣狀撕裂、復合撕裂和退變半月板的撕裂)等類型,撕裂越嚴重,治療越困難。
MR是診斷半月板損傷最常用、最有效的影像學檢查,也是醫生選擇治療方式的重要依據。對于較輕的半月板損傷,常采用保守治療;對于較重的半月板損傷,就需要手術治療了,關節鏡微創手術是首選。
“眼見為實”呵護骨關節
關節鏡微創手術是一種什么樣的技術?關節鏡是應用于關節的一種內窺鏡,可以在直視下觀察關節內部的一些病變,不僅可以明確診斷,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鏡下進行手術治療,避免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的缺點,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臨床效果好等優點。目前,關節鏡手術已成為半月板損傷、前后交叉韌帶損傷、滑膜炎、痛風性關節炎、髁間棘撕脫骨折、膝關節軟骨損傷、肩袖損傷、肩周炎等眾多關節疾患首選手術治療方式。
術式包括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半月板成形術、半月板切除術。半月板縫合術主要適用于半月板紅白區/紅紅區的損傷。半月板成形術適用于不宜進行半月板縫合或保守治療的患者。僅有極少數半月板損傷的范圍及程度均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半月板確實無法縫合和保留,才考慮半月板切除術,較少采用。
最常用的是半月板縫合術及半月板成形術,兩者之間的選擇是能做半月板縫合術首選,不能做半月板縫合術,才考慮做半月板成形術。曹新峰副主任醫師告誡大家,一旦發生半月板損傷,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避免小傷拖成大傷,錯失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影響預后,得不償失。
深耕關節鏡 讓治療更微創
青島市市立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是山東省臨床重點??疲P節鏡技術是學科特色和優勢,明確以微創技術為特色的發展方向,在骨關節疾患的關節鏡治療方面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深厚的技術積淀,形成了集醫學運動、微創、手術、康復等階梯化診療體系,能夠為不同程度關節疾病患者提供個體化的診療服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