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老虎從古代就是廣為流傳的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是很受歡迎的兒童玩具和室內擺設,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習俗,孩子過百天或一周歲生日時,穿虎頭鞋,戴虎頭帽,騎布老虎,寓意著孩子健康、強壯、勇敢,虎虎生威。在青島城陽河套也有給百天的孩子帶虎頭帽、穿虎頭鞋、騎姥姥送的布老虎的習俗,驅邪避災,寓意虎虎生威、吉祥如意。因布老虎制作復雜,如今會做布老虎的手藝人越來越少。
在青島城陽河套街道孟家社區趙家嶺村有一位今年72歲的趙建美生于1950年,屬虎的她可以說是從小就和布老虎結下了不解之緣,到現在她已經做了50多年的布老虎,是這門手藝為數不多的堅守者。趙建美小的時候,她的母親和姥姥便是當時聞名四鄰的裁縫,母親縫制的布老虎是趙建美小時候最好的玩伴。小時候喜歡玩,長大后就想自己也動手做,于是從15歲開始,酷愛針線活的趙建美,就跟著母親、姑姑一起學女紅,漸漸地也就掌握了制作布老虎這門手藝。那時每當母親一拿出針線笸籮,趙建美就立刻鉆到跟前目不轉睛地盯著看,一盯就是一晌午?!坝袝r候靠的近了俺娘就嚇唬要拿針剜我?!毕肫鹋f時的畫面,趙建美露出了溫暖的笑容。
布老虎對年輕一輩來說可能只是兒時的一段記憶,而對老一輩來說則意義非凡。早些年居民之間流傳著“姥姥的老虎舅母的鞋”這樣一句順口溜,即家里小孩過百歲時姥姥要給小孩準備布老虎,舅媽準備小虎鞋,此外還有虎頭帽,小孩子穿戴虎頭帽和虎鞋,騎上布老虎,寓意虎虎生威,同時也接受來自長輩的祝福,在未來的日子健康成長。那時家里條件不好,為了貼補家用,趙建美就把自己縫制的布老虎拿到集市上賣錢。那時除了有老人買來送給孩子祈福,還有年輕人贈送布老虎互通心意,通過制作布老虎的好手藝,趙建美改善了家庭生活,而這針線自從拿起來,也就50多年不曾放下。小時候做布老虎是個興趣,年輕時它是個能掙錢的營生,現在年紀大了,趙建美把布老虎當成了自己的牽掛。
別看這些布老虎個頭都不算大,但是背后凝聚了趙建美不少心血。光是縫制布老虎身上的花樣所用到的大小粗細各不相同的針,加起來就有20多根。因為年紀大了,趙建美的眼睛花了,一副老花鏡也陪伴了她多年,見證了無數個夜晚里趙建美一針又一針縫制的身影。趙建美告訴我們,制作布老虎要先在布面畫出樣子,然后裁剪布料并縫合起來,里面塞上珍珠棉封口,最后才能縫制鼻子眼睛這些小細節,制作一個布老虎中間好幾十道工序,無論制作做多大的老虎,這些工序都馬虎不得。做了這么多年布老虎,趙建美知道怎么剪最省布料。剪下來的布料她通常會做成尾巴和耳朵,除了邊邊角角,幾乎一點也不浪費。布料剪好后,需要把布料拼接起來,拼接時需要用到縫紉機,縫紉機拼接的針腳密,不容易掙開,趙建美說,這也是唯一使用到機器的一個步驟。除了填充珍珠棉外,趙建美還會在每一只布老虎里面加上自己的“秘方”—— 一把艾草以及由20多種藥材配制的香料?!拔腋赣H以前是個老中醫,這個香料配方是他留下來的。以前每到端午節母親都會給我們縫制香包,里面就是加的這種香料,有驅蚊提神的作用,直到現在,這個香料的味道一直伴著我們全家人。”趙建美說。填充好后,趙建美便根據虎身的大小繪制花樣。
雖然年紀越來越大,眼神也不比從前,但趙建美在制作布老虎時依然絲毫不含糊,直尺、軟尺、粉筆這三件套從不離手,為的就是讓每一只布老虎都端正、美觀。繪制花樣時,趙建美還特意在細節處做了一些調整。仔細端詳趙建美家里擺放的布老虎,不管大的小的,沒有重樣的。布料的顏色、老虎的眼睛、鼻子樣式、尾巴裝飾等等,都會有細微的差別,一針一線里,充滿了“玄機”。最后便到了最難也是最費時間的一步——刺繡。
粗略估計,完整做出一只布老虎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為了做布老虎,趙建美經常都是吃完飯就坐到炕頭開工,每天趙建美除了吃飯睡覺,繡花針幾乎沒離過手,有時晚上繡到十二點才戀戀不舍地將活放下?!叭死狭擞X少,也不會玩手機,唯一的樂趣就是做布老虎,現在都成習慣了,一天不拿針,我的手都癢。”趙建美自己都打趣稱“像老母雞抱窩一樣”。
在趙建美家里我們見到了她做好的布老虎,這些布老虎大到60公分長,小到手掌大小,形態各異、充滿童趣。除了單獨的布老虎,趙建美還奇思妙想制作了一組“四季平安虎”,這四只小老虎背靠背分別面朝四個不同方向,身體后半部分全部縫合在一起,四只小尾巴在后背上彎成弧形,中間還掛了一個香囊。四只小老虎形態各異,一點不重樣。這正是趙建美制作布老虎的一個特點:二次創作。談起布老虎,大家腦海里浮現的一般是黃色、大眼睛,模樣都是千篇一律,但是出自趙建美雙手的布老虎則各有玄機。在保持每個布老虎喜慶的同時,趙建美會對每只老虎都動動“小心思”:眼睛離著近的就在中間繡上個小鼻子、離著遠的就在這基礎上多繡一朵花,每只小老虎打眼望去似乎都差不多,但仔細對比下來就會由衷感嘆創作者的巧思。
她家床頭上堆放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收納盒和包裹,這些都是趙建美的“寶貝”。大收納盒里面套著各種各樣的小收納盒,每個小盒子里面裝著串珠、彩線等材料,由于這些物件比較小,趙建美收拾起來格外仔細?!斑@些材料都是孩子從網上給我買的,很多平常日里買不著,我也不會上網,就跟他們說要什么樣的,他們就給買回來?!壁w建美說。床前有一個大口袋里面是蓬松的珍珠棉,用來做布老虎的填充物。趙建美回憶,以前制作布老虎都是用黃色的棉布,里面填充麩皮、谷糠,后來為了美觀、手感好,趙建美就用精致的緞面替原本比較粗糙的棉布,填充物也換成柔軟的珍珠棉。市面上不常見的小材料由兒女幫忙采購,而面料、彩線的選購則全是趙建美親力親為。需要購買面料時,趙建美一早就會前往集市選購。在床頭上還有一本厚厚的本子,里面整齊地夾著彩線樣本。每次繡制新樣子之前趙建美都會打開這本本子尋找顏色適合的彩線,如果手頭的顏色不合心意她就會親自到十字繡店去選購。
如果說制作布老虎是一項老手藝,那到了趙建美這里則與時俱進繡出了新花樣。為慶祝孩子過百歲,傳統布老虎身上都會繡上“長命百歲”字樣,而出自趙建美雙手的布老虎還新潮地繡上了“BABY”,談起這個小心思,趙建美說:“我又不懂英語,孩子們跟我說可以繡個這樣的,他們畫出來我就照著樣子繡出來,還真有意思?!比缃竦牟祭匣⒊耸且粋€古老的文化記號,更煥發出了新生機,2020年趙建美為抗擊新冠疫情制作的繡虎作品被城陽區檔案館收藏。
雖然年紀越來越大,眼神也不比從前,但趙建美在制作布老虎時依然絲毫不含糊,直尺、軟尺、粉筆這三件套從不離手,為的就是讓每一只布老虎都端正、美觀。從最初的喜愛,到后來的謀生手藝,制作布老虎已經成為了趙建美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更是成了她古稀之年的一份牽掛。在趙建美的帶動下,女兒、兒媳、孫女都開始學習制作布老虎,要將這份手藝傳承下去。最讓趙建美高興的是小孫女孫瑛遺傳了她的手巧,平時孫瑛也會自己動手縫制些小物件,布老虎也是伸手就來,絲毫不怯場,有時祖孫倆還會坐在一起探索布老虎的新花樣,如今她的小孫女已經15歲了,看著一針一線縫制布老虎的孫女,趙建美仿佛看到少女時代的自己,不禁為布老虎傳承后繼有人而感到欣慰。平日里,趙建美不光在自家“開講”,還會親自出門“推銷”,到處勸人跟她學做布老虎,有時還受邀到學?!爸v課”,每次受邀她都樂呵呵接受?!爸灰⒆觽冊敢鈱W,我就愿意教,有人學我就高興?!壁w建美說。
如今趙建美的布老虎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周邊區市的市民也會專程驅車前來訂做。除了做好布老虎,趙建美還會做衣服,兒子兒媳結婚時穿的服裝都是趙建美親手做的。她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趁著自己還能拿得動針,親手為孫女縫制嫁衣?!凹热灰鼍鸵癫祭匣⒁粯幼鰝€古典樣式的,希望孫女以后看見這嫁衣就能想起我們的老手藝,以后也能傳承下去?!闭勂饘O女的未來和老手藝的傳承,趙建美眼中滿懷期待。趙建美做布老虎幾十年了,把這件源于熱愛的事情做成了一輩子的事業。因為熱愛,她的布老虎到現在還一直在改進;因為熱愛,趙建美的手藝能一直保持進步。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曹鵬 攝影 董志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