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萊西:產業興旺春常在 振興發展譜新章

    臨近春節,年味漸濃。萊西市的種糧大戶、蔬菜大戶、養殖大戶并沒有因為濃厚的過節氣氛而放慢腳步,而是依然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從他們忙碌的身影中我們就能看出,新的一年他們肯定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銷售渠道有保障,種糧大戶不再犯愁

    地瓜滯銷難題解決了,萊西種糧大戶周忠軍的臉上終于有了笑容。1月25日,他將兩大卡車共2萬多斤挨個運送到市區客戶手中,直到晚上7點多才忙完,其中最大的一批是青島市湖北商會愛心團購的900多箱。在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滯銷的成品地瓜已銷售出3萬多斤。

    36歲的萊西種糧大戶周忠軍種了50畝地瓜,產量大豐收,可由于疫情等種種原因,造成了大量地瓜滯銷,眼看著就要爛在地里。連日來,網絡直播等各類媒體報道了周忠軍地瓜滯銷的遭遇,在島城市民中引發強烈反響,愛心不斷匯聚,城陽青峰社區購買了7000斤、青島海博出租車公司愛心車隊購買了1000斤、朋朋修腳店幫代賣2000斤、愛心連鎖超市購買了1000斤……這一連串的數字,一點一點解決著周忠軍的地瓜滯銷難題。

    讓周忠軍尤其感動的是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接力,青島市湖北商會就是其中之一。在了解到周忠軍地瓜滯銷的遭遇后,該商會在會員企業微信群發起了愛心團購,不斷有會員企業加入團購行列,愛心名單也越來越長。短短一天時間,匯總的地瓜團購總量就達到了約2萬斤。青島市湖北商會輪值會長夏宗艷說,他們曾多次以湖北商會的名義幫助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今年夏天還幫部分農戶家解決了蘋果滯銷問題,并在農戶果園設立了愛心采摘基地。

    而當這些愛心人士接到地瓜后,也紛紛曬起了各種吃法,其中一位經營餐飲的愛心人士,立即讓廚師把團購的地瓜做成美食端上了顧客餐桌,迅速得到了顧客青睞,一條供求產業鏈逐步形成。

    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群眾種菜致富

    萊西市中菜灣莊村網格黨支部按照“黨支部+合作社+產業”的思路,建成鳳鳴蔬菜加工廠,形成了蔬菜種植、管理、購銷、加工、出口、內銷一體化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以出口蔬菜基地建設、出口蔬菜加工、蔬菜種植戶帶動抱團發展為重點工作,將網格黨支部的基層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的市場、技術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構建了以黨支部為骨干、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中菜鳳鳴蔬菜合作社剛剛成立的時候,有的村民不了解情況,參與積極性不高。中菜灣莊村網格黨支部書記李信岐就先帶領村內黨員、退役軍人開始第一批種植,當年就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菜農參加,短短數年,入社菜農205戶。同時,李信岐跟合作社的16名退役軍人骨干多次去河北、山西等地學習經驗,將先進的農業種植、加工技術等傳授給周邊村民,促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目前,中菜灣莊村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集中土地 207畝,建設鋼架大棚36個,建成鳳鳴蔬菜出口蔬菜標準化基地1個,307畝鋼架大棚16個,帶動周邊十幾個村莊發展蔬菜種植。該黨支部的大白菜、白蘿卜、胡蘿卜、花菜、芋頭、青蘿卜等蔬菜出口規模較大,影響力、帶動力較強,果蔬銷往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迪拜、科威特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菜銷全球。蔬菜年出口量達10000余噸。這也為周邊村的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家門口上班”就業崗位,加工廠現有正式職工42人,季節性職工130多人,每人月工資收入5000余元,逐步發展成為新型農業產業“工人”。

    “黨支部+合作社”模式為周邊村民搭建了新的就業平臺,充分滿足村民的就業需求?!霸诩议T口上班,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家人團聚,還可以掙錢,多好呀!”中菜灣莊村村民張大姐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

    科技育苗備春耕,智慧農業助民增收

    在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代化的種苗繁育中心溫室大棚里,一片青翠蔥綠的有機蔬菜苗長勢喜人,智能化移動噴灑機正在給苗床上培育的白菜苗進行噴淋作業。于隨飛、崔宇悄正在忙著操作智能化設備,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控系統完成育苗過程中的一系列工作,實現對秧苗成長環境及自身生長狀況的檢測和調節。

    育苗智能化管理的使用在節省人力的同時,提高了育苗效率以及種苗的質量?!拔覀冋麄€棚的溫濕度控制,五個棚四萬平玻璃大棚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就可以完成日常管理。從育苗開始實現了智能化育苗,8-10小時代替人工約70人左右,在澆水方面我們實現了自動化噴灌車,只需要點一下遙控器就可以完成澆水操作。”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于隨飛介紹說。

    為滿足春耕生產種苗市場需求,該公司種苗繁育中心25000平方米玻璃溫室大棚內,培育了萵苣、西蘭花、大頭菜等十幾個品種有機蔬菜。采用智能化機械作業,育苗后2個月左右就可以下地,每批可栽種近2000畝土地,每年可培育各種有機蔬菜幼苗2000萬株。

    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所建設的現代化玻璃溫室,通過流水線化操作、管理,提高了成苗率和壯苗率。在做好育苗工作的同時,積極幫扶周邊村莊,引導群眾調整種植結構,果蔬種植逐漸成為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徑。對于周邊貧困戶,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免費為他們提供種苗,對于薄弱村則以成本價向群眾出售種苗,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性問題,及時免費給予技術指導,為助推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生豬代養云管理,喂養銷售全套服務

    全封閉式的豬舍干凈整潔,通風采光布局合理,每個柵欄里有10頭大小不一的豬,它們的耳朵上都戴著印有名字的標簽……這是1月25日,通過手機監控看到的鑫珈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豬舍里的畫面。這家合作社負責人是萊西市店埠鎮東張格莊村李增杰,近年來他借助互聯網思維,探索出“生豬代養”新模式。

    所謂“生豬代養”就是客戶購買仔豬,合作社進行統一科學管理,統一代養,采用綠色科學飼養方法,從小豬開始通過發酵槽飼養,保證豬肉的品質跟口感,目前已取得無公害認證。生豬出欄后,合作社提供屠宰、送貨上門等一系列服務。

    客戶確定認養小豬后,合作社給小豬戴上耳標,確保不與其他豬混淆,同時每個豬場都安裝了監控,客戶可以通過手機隨時了解豬的生長情況,由合作社統一為仔豬購買保險。目前,鑫珈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擁有了占地14畝的大型養豬場,發展存欄100多頭,形成了從喂養到銷售的一條龍模式,使收入更加穩定、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創業不用去遠方,萊西就是好地方。如今,李增杰的養殖事業已在萊西市扎了根。目前,他在店埠鎮形成的這種特色養殖業發展新格局,激發了全鎮傳統養殖產業發展的活力,拓寬了銷售渠道,讓群眾富裕起來,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程強  遲曉云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