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2021年,青島市水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20個國省控考核斷面均實現了年度目標,水質均達到四類及以上,水環境質量改善度排名全國前列(前三季度排名全國22);14個國控斷面中,優良水體9個,較省目標超額完成2個;66個市控以上斷面基本消除劣V類,16處城鎮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多項監測數據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據悉,改善水環境質量,既是生態環境問題,也是民生問題,為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持續改善我市水環境質量,我市出臺了《青島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其下位落實行動計劃《青島市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記者了解到,《規劃》總體框架分為四部分,共六章。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科學內涵,突出青島特色,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以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堅持“三水統籌”和“四水四定”,創新機制體制,一河一策精準施治,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問題,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確保全市“十四五”目標如期實現。
《規劃》從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深化污染減排、優化水資源配置、推進水生態保護修復、加強水環境風險防控5個方向,提出了16項具體工作任務。按照“一軸、一帶、兩灣”的水生態環境保護布局。以大沽河為中軸,進一步改善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澤河、膠萊河水質狀況,提升大沽河干流生態流量保障能力,加強產芝水庫水生態系統保護;以臨黃海城市中心帶水環境基礎設施完善為重點,輻射帶動農村,提質增效,逐步構建良性水生態系統;以持續改善膠州灣、渤海萊州灣水質為根本,陸海統籌,河湖共治,不斷減少水污染物排放總量。
以“三水統籌、系統治理;重點突出、以點促面;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為原則,以實現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優Ⅲ水體比例穩步提升;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持全部達標;部分河流干涸河段恢復有水;河湖水生態功能持續改善為五大目標。設置優良水體(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劣Ⅴ類水體比例、水功能區達標率、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等8個指標。
《規劃》對大沽河、南膠萊河、北膠萊河、澤河、白馬河、白沙河、風河、李村河、墨水河等9條河流,以及產芝水庫、棘洪灘水庫、吉利河水庫和嶗山水庫4個水庫,制定了“十四五”期間保護方案,保障4個水庫水質穩定達到Ⅲ類、9條重點河流水質得到提升,全市主要河庫水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設置了污染減排、生態流量保障、水生態保護修復3大類型66個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50億元,涵蓋了污水處理廠新(擴)建及配套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人工濕地建設、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治理、河道生態治理修復、河道緩沖帶建設等方面。
此外,《行動計劃》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分別為:總體思路、工作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和重點工程項目。按照系統推進、分步實施原則,設置總體目標和指標體系?!缎袆佑媱潯分笜梭w系分為水生態環境重點指標目標和水污染防治重點指標目標兩大部分,共16項具體指標,對重點指標目標按年度進行了細化分解,旨在加強工作落地性?!缎袆佑媱潯分饕蝿瞻ㄈ嫔罨廴緶p排、持續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重點水體水生態保護修復、提高水生態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四大方面,共16條具體措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通訊員 吳健賓 華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