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青島市財政局獲悉,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在財政資金使用的支付末端裝上“千里眼”,實時監控財政資金支付過程和最終流向,發現支付疑點及時核實處理,為預算執行“最后一公里”保駕護航。
與上年相比,2021年國庫集中支付業務觸發預警比例降至3%,進入人工核實環節的有效預警比例提高至36%。兩組數據一降一升,有力體現了支付監控質效持續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更加規范,相關做法被中國財經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學習強國也予以刊發。
完善機制,提高動態監控預警效率。不折不扣落實限時辦結制度,事中預警業務一日內百分百辦結,最大限度壓縮財政審核時間,提高資金支付效率。根據財政政策變化和預算管理要求,適時調整完善預警規則31項,提升預警精準度和動態監控質量。
優化服務,規范財政資金支付行為。增強服務意識,凝聚協同合力,常態化開展“三出三進”,積極主動到4家預算單位送政策、送服務,舉辦2次專題業務培訓,宣講解讀財政制度規定,以專業優質服務助力預算單位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深入挖掘,充分發揮監控數據價值。深度分析動態監控數據,挖掘提升服務促進管理的價值,定期編寫動態監控分析報告,梳理盤點常發易發預警支付問題,分析歸納預警態勢,提前做出有效的應對,向預算單位精準推送業務操作指引和案例分析,常態化指導預算單位資金規范支付行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栗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