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七次會議開幕。當天下午,青島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山東省人大代表,我在參與審議時,結合工作實際談了自己的一些體會。以下是我發言的主要內容。分享給大家。
2022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既務實又有創新,三大部分內容思路清晰,立意高遠,尤其是多次提到了高質量發展,讓人印象深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從國際看,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緊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痹谶@種情況之下,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要關注發展的質量,提出高質量發展,意義非常大。
2021年,海信營收1755億元,同比增長24%。海外收入731億元,同比增長33%。面對海內外疫情和經濟下行等逆境,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海信應該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為山東省和青島市的發展做出貢獻。
企業如何高質量發展?我們認為應該在幾個方面來實施一些有效的措施。
第一,要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技術實力。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在發展過程當中,企業要不斷擁有核心技術,通過技術實力的增長來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第二,要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向高端產業發力,向產業高端發力。
所謂的高端產業發力,就是指的要從傳統產業不斷地謀求新的發展機遇,尋找新的產業結構。所謂向產業高端發力,就是在既有的基礎之上,進行產業高端化,向產業當中附加值高的部分、技術含量高的部分,發展穩定持續的部分去發力。
第三,要堅持以智能化為核心的先進制造來夯實基礎能力。青島是個工業城市,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很好地去發力先進制造,堅持智能化的核心應用,去不斷提升未來發展的基礎能力。
第四,要不斷進行全球化布局。2021年海信的海外收入去年占了42%,今天的海信已經是一個走向全球化的企業,那么未來發展過程當中,在全球化的產業布局、產業分工等方面還需要借助全球化的力量讓中國的品牌走向世界。特別是以美國、歐洲、日本等高端產品和高端品牌為主的這些區域,需要中國品牌不斷去發力。
目前海信9.7萬余名員工中,有接近2.5萬人分布在海外,在全球有20個研發中心,接近30個全球化的生產基地和工廠,希望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全球化能夠繼續為海信的未來發展創造出很好的發展機遇。
面對未來的發展,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的目標。海信面對未來的發展,也提出了自己的發展規劃——我們要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同時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注重發展質量,為區域經濟發展來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后也提一點建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企業創新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要完善首臺套政策體系”,這一點對于像海信這樣的企業進行產業轉型的時候,意義非常重大。
“首臺(套)政策”是寫進《中國制造 2025》和國家發改委《關于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的意見》的重要政策,旨在鼓勵企業勇于創新、敢于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
2015年以來,海信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彩色超聲、城軌CBTC系統先后被認定為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海信智慧社區管控平臺”獲評山東省首版次高端軟件產品,體現了海信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和決心。
由于“首臺套”創新門檻高,投入大、周期長,普遍面臨應用推廣瓶頸。
聽完政府工作報告以后,我們覺得非常的振奮。相信如果借鑒浙江、江蘇、福建等省份的成熟經驗,結合山東實際,由相關牽頭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或意見,對本省首臺(套)技術裝備明確實施政府首購制度,將有利于解決用戶對自主創新的首臺(套)技術裝備不信任、不敢用、不愿用等難題,有利于形成攻堅克難的自主創新氛圍。
海信也將在超聲設備、軌道信號系統、城市云腦等首臺套應用上持續發力,推動全省高端醫學影像設備、軌道交通裝備、新型智慧城市等產業的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