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全區上下緊緊圍繞為民辦實事的宗旨,堅持把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有機結合,緊扣實踐落點發力,堅持用解決群眾 “急難愁盼”來檢驗工作成效,高質高效辦好民生實事。
快速響應 解決民生難題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市北區敦化路街道在用心為民服務上力行,及時了解群眾訴求、回應群眾關切、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
鞍山路102號社區健身廣場人流密集,很多敦化路街道山東路社區的居民都選擇在這里開展健身休閑活動。近期,山東路社區第四網格的居民通過“黨群e家”平臺發布議題“健身廣場內的座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請社區協助進行維修?!本W格員第一時間將情況反映給了社區黨委書記張英,張英“聞哨”即動,立即聯系專業的維修師傅對廣場內8套破損休閑座椅進行了更換。此外山東路社區近期還對廣場內凹陷、破損的地磚進行了全面的修補,大大提升了社區健身廣場的“顏值”,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舒心的健身休閑場所。
強化“三度”聚民生辦實事
登州路街道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大違法建設拆除力度,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煩心事,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在辦實事、開新局上取得明顯成效,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強化引領有“精度”。市北區東山路23-31號開放樓院內含6個樓座均建于80年代末期。該處樓院由于建成年代較為久遠,內部配套設施不夠完備,居民居住條件簡陋,居住的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及老年人,樓院內有些違章建筑。街道下大力氣對此處樓院進行整治。街道領導多次現場調研,頂格調度,靠前指揮,做出了先清理違章再改造樓院的工作部署,將該樓院內建成20余年的違章建筑徹底拆除。
強化落實有“力度”。對樓院內及樓頂建成20余年的1600余平方違章建筑進行整治后,街道投資12萬余元對拆違后的地面做了鋪裝,對樓頂做了防水,對單元樓道進行了粉刷。昔日的隱患建筑,換來如今的民心舒暢。桑梓路11號樓座在“創城迎審”之前亂搭亂建,樓道雜物,樓道小廣告等問題突出,街道攻堅克難,勇于擔當,拆除亂搭亂建、樓頂違建、空中線纜等35處約1500平方,經過整治,桑梓路11號平臺成了空中花園,面貌煥然一新。
強化服務有“溫度”。“這路上的小棚子拆了,走在這路上感覺舒坦多了,視線也比以前好得多了?!薄半m然自己家的違建被拆了,但是拆完后能安全點,少點事故,也挺好?!陛爡^居民紛紛表示。一件件實事辦在了群眾心坎上,更加準確地服務于民,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真正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確保“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確保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加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豐富隊伍,增強服務力量
依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果,圍繞“格中有我 黨員幫辦”民生服務品牌、“四進網格”、“老兵服務社”、“單元中心戶”等創新工作機制,為全面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供大量的志愿服務力量。遼寧路街道在入戶走訪聯系群眾的基礎上,以網格黨群服務站現場登記,居民微信群、“黨群e家”線上收集為主要途徑,豐富“一格一特色、一室一品牌”定向性志愿服務模式,已累計解決民生需求410余項;通過“網格幫辦直通車”、“雙報到”、“紅色合伙人”以及“一線工作組”等渠道,廣泛吸納專業化志愿服務資源,讓街道在帶動“紅色合伙人”聯學聯建的基礎上,為居民提供了更加精準化、專業化的民生實事志愿服務,累計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0余件。
下一步,市北區將持續深入黨建統領,從強化組織領導、豐富學習載體、融合高質量發展三個維度持續發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念,打造高品質主城核心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姜藝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