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省政府最新發布!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青島要在這些方面發力

    今天,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東新型城鎮化初步實現智慧化、綠色化、均衡化、雙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8%左右;到2035年,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左右,新型城鎮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規劃》共6章、26節、2.6萬字,總體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為第1章,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二板塊為第2至5章,圍繞深入推進智慧城鎮化、綠色城鎮化、均衡城鎮化、雙向城鎮化展開,提出了規劃任務和重點舉措;第三板塊為第6章,為規劃實施保障。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笆濉逼陂g,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57.01%提高到63.05%,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城鎮化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規劃》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全省城鎮化發展思路、目標路徑、重點任務和政策保障,對提升全省城鎮化發展質量水平、助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規劃》以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重點,以智慧化、綠色化、均衡化、雙向化為方向,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支持青島開展全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

    在智慧城鎮化方面,《規劃》強調堅持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貫穿城鎮化全過程,加大城鎮通信網絡、基礎算力、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健全智慧服務體系,提升精準智治能力,推動城鄉智慧協同,構建區域創新高地,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智慧城市群。明確提到,要加快濟南、青島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支持青島建設互聯網國際出入口局,實現城鎮網絡通信速率全面升級。此外,還要推動城鎮傳統設施改造,支持濟南、青島、煙臺、濟寧開展全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

    眾所周知,創新是智慧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基因?!兑巹潯诽岬剑獦嬛吣芗墑撔缕脚_體系,在濟南、青島、煙臺等地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協同京滬高鐵沿線城市打造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帶。與此同時,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空天信息等一批新型產業,推動數字經濟園區試點建設工作,打造濟南、青島未來產業集聚區,推動城市產業智慧轉型,推動“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支持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推動青島老城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綠色城鎮化方面,《規劃》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納入城鄉發展整體布局,發揮規劃導向和約束作用,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創新城市綠色發展模式,彰顯齊魯山水人文特色,建設綠色、安全、韌性、人文的現代宜居城鄉,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城市更新,是實現城市轉型發展的現實途徑,有助于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兑巹潯诽岬剑獙嵤┏鞘懈滦袆?,研究制定全省城市更新實施意見,統籌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全面開展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及城市地下管網普查,分年度推進更新改造。實施老舊小區和棚戶區(城中村)改造計劃,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增加綠化節點和公共開敞空間,2025年前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290萬戶。新建居住區推廣街區制,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環。開展完整居住社區設施補短板行動,因地制宜改造和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在“雙碳”目標下,要積極探索城市碳排放碳達峰實現路徑,推動建筑、交通、產業等關鍵領域綠色變革,加快形成集約緊湊低碳的發展模式。提升建筑節能標準,因地制宜推廣被動式建筑,2025年居住建筑清潔取暖率達到80%以上;全面建設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提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2025年智能網聯充電設施超過10萬個。

    此外,《規劃》明確要注重挖掘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突出歷史風韻在現代城市的創造性呈現,保護性傳承、創新性發展每座城市獨特文脈,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立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體系,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力度,保護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街區、建筑傳統格局和風貌,讓城市留下記憶。推動“泉·城文化景觀”、青島老城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擴大青島租賃住房供給,逐步實現“租購同權”

    在均衡城鎮化方面,《規劃》強調統籌區域均衡發展,建立健全城市空間、社會、資金等領域治理體制機制,推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拓展城鄉居民就業創業增收空間,促進共同富裕。

    其中提到,要推動濟南、青島提升能級聯動發展。加快提升濟南輻射帶動作用和青島開放創新功能,鼓勵社保轉接互認、教育和醫療資源共享,打造錯位互補發展的雙引擎??椕軡吓c青島之間聯系通道,構建濟青科創制造廊帶,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集聚帶。以濟南為中心,輻射帶動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六市一體發展、協同發展、融合發展,優先打造濟(南)—淄(博)、濟(南)—泰(安)發展軸。以青島為核心,聚集形成濰坊—煙臺—威?!照找惑w聯動發展的沿海城鎮高質量發展帶。

    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提升交通網絡支撐能力,以濟南、青島為中心,煙臺、臨沂、濰坊、菏澤等城市為節點,構建中心凸顯、內聯外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力爭在“十四五”末期全省公路網密度達到188.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4400公里左右,市內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00公里,通用機場數量達到30個左右,2030年實現經濟圈內城市之間1小時通達、城市群內城市之間2小時通達,基本建成軌道上的城市群。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兑巹潯访鞔_,以子女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險、住房保障等為重點,努力辦好民生事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比如,在住房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統籌實物保障和租賃補貼方式,合理擴大小戶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濟南、青島租賃住房供給,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將符合條件的人才住房建設項目納入省級重點項目,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居住水平整體提升,到2025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提高到40平方米。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城市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性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持續提升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2025年、2035年分別達到60%、80%。統籌人才引進、創業就業等資金,為青年人才提供教育、就業、創業等基本公共服務。支持濟南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城市,支持青島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和民政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建設一批社區兒童公園、兒童運動中心等滿足兒童休閑娛樂需求的公共設施及空間,在中小學、幼兒園周邊,依托綠道打造與機動車完全隔離的安全無障礙學徑網絡。擴大普惠性幼兒園和托育服務供給,發展早教中心、嬰幼兒綜合性托育服務,利用三年時間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3.1個。

    推進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

    在雙向城鎮化方面,《規劃》聚焦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優化全方位開放布局,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增長極;堅持城鄉一盤棋,引導城鄉人口、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合理配置,重塑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實現“城中有鄉、鄉中有城”,城鄉深度融合。

    山東毗鄰日韓,與日韓經貿往來頻繁。因而,要加強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綜合發揮與日韓地緣相近、文化相通、產業相融等優勢,創新山東省與日韓地方對話機制,打造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立面向日韓高水平金融開放與合作機制,推進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支持中韓(煙臺)產業園與韓國新萬金產業園深化合作。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斷深化東亞港口聯盟合作。舉辦“對話關西”“日韓山東商務周”、中日韓產業博覽會、日本、韓國、RCEP區域等3個進口商品博覽會、黃河流域跨境電商進口博覽會等重大經貿活動,支持青島建設中日韓消費專區。

    與此同時,暢通城鄉市場供需體系。實施產品提質工程、進口替代工程,擴大優質消費品和服務供給,顯著提升國內市場份額。加強城市商圈規劃,支持濟南、青島打造北方消費中心和重要國際消費目的地,打造一批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布局城鄉融合新型消費網絡節點。

    加快外來人口融入城市

    如何加快外來人口融入城市?《規劃》提到,要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增強外來人口城市認同感,著力縮小戶籍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實行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居民凡在城鎮居住或就業的,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近親屬均可落戶城鎮,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定居。暢通入鄉返鄉落戶渠道,允許入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并依法享有相關權益,促進人口雙向流動、合理分布。建立現代化人口管理服務制度,加快建設電子證照和電子檔案,推進戶口、居民身份證辦理“無紙化”“免填單”,實現高頻事項全省通遷通辦。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