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濰坊濱海區在文旅產業方面按照“打好沿海城市牌、做好海河湖文章、唱好漁鹽文化戲、走好節會品牌路”總體思路,實現了濱海旅游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迅速崛起。
賽事搭臺 助力文旅體產業融合發展
濰坊濱海地處渤海萊州灣南畔,其北部海域遼闊,平坦無暗礁,風能資源豐厚且風向穩定,每年5-10月份平均風速在4.2-5.8之間,是開展風箏沖浪、帆船運動的最佳場地。依托得天獨厚的海域條件,濰坊濱海區持續發展“帆船+”,由帆船運動繪就的一幅幅藍色畫卷在濰坊濱海區徐徐展開。
據了解,濰坊濱海歡樂海岸具有亞洲最大的帆船(板)港池, 700多個泊位的碼頭足以滿足比賽停船需求,目前有較多待開發用地,且濰坊已建設完成相關配套設施,每年有大量運動員前來訓練。
中國風箏板國家隊永久性訓練基地、山東省帆船帆板隊訓練基地相繼落戶。11屆國際風箏沖浪賽、3屆全國帆船錦標賽以及多屆省級賽事的成功舉辦,助力濰坊獲得中國帆船發展聯盟城市授牌和優秀帆船城市獎等殊榮。今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帆船比賽(濰坊賽區)賽事在濰坊濱海區舉行,“帆船+”的路子越走越寬廣。
傳承漁鹽文化 擦亮民俗品牌
新興運動要發展,傳統文化傳承也不能落下。在濰坊濱海區,漁鹽文化既有悠久的歷史積淀,也有雄厚的現實基礎。早在4100多年前的夏朝初期,濱海區生產的海鹽就已成為進獻朝廷的貢品,時至今日,濱海區仍為全國海鹽主產地。同時,在濱海區發現的濰坊豐臺鹽業遺址群,作為“黃河三角洲”鹽業遺址群的主要部分,已入選山東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發現”。據了解,在濱海區舉辦的“漁鹽文化節”“正月十六鹽神節”均已列入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極大地豐富了濰坊海洋文化的內涵,構成了一道多姿多彩的文化風景線。
特色景區造就多元多彩魅力形態
河流入海,天高海闊,濰坊濱海區擁有豐富的海洋旅游資源。隨著4A級旅游景區歡樂海沙灘、世界最大無軸式摩天輪“渤海之眼”、四季休閑康養地弘潤溫泉水世界等諸多特色景區的發展,與之相配套的親海游、戲水游、康養游等旅游形式也逐漸豐滿起來,成功彌補了濰坊及周邊地區優質海洋旅游空白,打造了海洋旅游新勝地,讓近水親海成為濰坊人民盛夏出游的熱選項、必選題。
從鹽堿荒灘走向“仙境海岸”,如今的濱海正在以嶄新的面貌逐夢深藍,向海圖強。
來源:齊魯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