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莊家疃網格黨支部書記王利和第一書記戴瑩帶著“省級非遺——膠東花餑餑”走進了山東農科頻道“鄉村季風”快手直播間,推介“家鄉好物”。身穿“紅棉襖”、背后帶花的老虎餑餑在直播間內一經亮相,就引發了網友熱評。
紅彤彤的醒獅、象征吉祥的柿子、成束的玫瑰花、壽桃、福袋……一個個造型精巧的花饃在農村婦女的巧手中誕生,欣賞性和食用性兼備。不論是綠色的葉子、紅色的花瓣、黑色的瞳仁,花餑餑斑斕的色彩都采用果蔬汁染色,真正純天然無色素零添加。
“膠東花餑餑”具有300多年歷史,是深受百姓喜愛的傳統民俗,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膠東地區,不管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大事,還是祭海節、廟會等盛會,花餑餑都牢牢占據“C位”。如今,“膠東花餑餑”與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習俗、民間信仰、審美情趣相依附,逐漸成為絢爛質樸的鄉土民俗文化,更成為張家樓街道著力打造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鄉村特色品牌。
2020年11月,青島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派駐莊家疃網格黨支部第一書記戴瑩邀請“膠東花餑餑”非遺傳承人劉冰清帶著她的技藝進村,開辦職業技能面點培訓班,無償向農村婦女傳授面點制作的精湛技藝,首期培訓班就有10余名婦女報名學習。她們憑借所學的一技之長增加經濟收入。
2021年4月,莊家疃花饃省級非遺鄉村傳承點正式掛牌成立,弘揚傳承優秀的民俗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推動村內閑置的勞動力掌握技能,以傳統手工技藝撬動勞動力就地轉移,帶領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開拓村民和村集體增收渠道。
今年50歲的莊家疃村民崔銘芹現在已經是“大冰初心良食”的一名面點師,“我之前看村里人在傳承點學做花餑餑非常羨慕,自己也報名參加培訓。現在成了面點師,也有了穩定收入,非常高興。”
2021年7月,張家樓街道“鄉村夢工場”正式啟用,莊家疃非遺傳承點成為首批啟動的六個項目之一。
日前,在“鄉約青島,最美春光”2021美麗鄉村打卡地綜合評選活動中,張家樓街道莊家疃的膠東花餑餑被評為“青島最受歡迎鄉村伴手禮”。戴瑩介紹,“下一步我們將助推‘鄉村傳承點’的發展壯大,做好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利用鄉村文旅研學基地的資源優勢,開發鄉村旅游線路,開設非遺研學課程,研推花餑餑創意產品,打造鄉村廚房特色品牌,加快村集體經濟增收和村民致富,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發展?!?/p>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通訊員 崔啟昌 丁云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