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閑置經濟:中國人的消費新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周文其、陳愛平、楊曉靜)曾經,“社區二手置換”對“80后”上海設計師李園園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如今,她已經成為所居住社區的二手置換群“群主”。

    一切始于她上一次搬家時有許多閑置物品想要“出”(即轉賣或轉讓),但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單件交易效率太低,于是她在社區微信群里尋求潛在買家,最終很快賣出閑置物品總計近1000元。

    來到新家后的李園園又建立了一個二手置換群,本社區和附近社區的不少鄰居都加入進來。“大家主要出一些用不到的禮物、獎品或閑置家具,還有不少年輕媽媽出小朋友用過的推車、小床,交易氣氛活躍?!彼f。

    從手機到服裝,從玩具到家具……更多中國消費者開始擁抱“閑置經濟”,線下店鋪和線上平臺也正在構建廣闊的二手市場。

    圖為上海一家售賣二手物品的循環商店。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據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發布的“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已從2015年約3000億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突破萬億元,閑置物品交易范圍覆蓋了幾乎所有消費品品類。

    消費者需求和觀念的變化,是“閑置經濟”產生的源頭。中國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張莉認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從追逐新品到更重視物品使用價值,促使“閑置經濟”發展迅速。

    轉老年代步車、自行車、咖啡壺、加濕器……在家住北京石景山區的李晶關注的社區公眾號上,每周都會發布這樣的二手物品轉讓信息,有些是閑置物品低價轉讓,有些則是熱心鄰居免費送舊物。

    “我加入的小區二手微信群里也經常有鄰居轉讓二手貨,遇上合適的我也會買。”李晶說,她自己也會把一些保存完好的舊物或閑置物品轉讓或免費送出去,物盡其用,既環保又能聯絡感情。

    上周,李晶剛把自家一套用了十幾年的舊沙發送給了同一棟樓的鄰居?!吧嘲l很搶手,消息一發出,好幾位鄰居都想要,真是秒沒。”她說,最后素未謀面的鄰居寧女士幾小時內就專門找人取走了沙發。

    互聯網新平臺與新技術的應用,為“閑置經濟”更好地發展提供支持。目前,線上交易已成為二手物品的一大交易渠道。一家咨詢公司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二手電商交易規模由2019年的2500多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3700多億元,約占閑置市場總額的36%。

    “閑置經濟”的蓬勃發展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助力。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閑置經濟”有助于挖掘消費潛力、激活潛在消費意愿,也有助于豐富電商經濟發展模式,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閑置經濟’也是閑置資源數字化利用的有益實踐,具有顯著的資源環境效益,對減少資源浪費、降低各類排放物、更好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卑酌髡f。

    面向未來,中國政府將繼續致力于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最新印發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指出,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規,建立完善車輛、家電、手機等二手商品鑒定、評估、分級等標準,規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為。

    就未來如何更好地促進“閑置經濟”發展,張莉認為,有關互聯網平臺應當出臺文件,進一步明晰銷售方、購買方與平臺各自承擔的責任;政府應當推動建立糾紛處理機制,促進“二手經濟”健康發展;消費者也需要提高消費成熟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