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同學們排隊來進行拼音拼讀,答對后就可以闖入下一關啦!”這是青島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一、二年級的期末考核活動的一個瞬間。沒有考卷,沒有紙筆,學生們現場回答問題闖關,由老師給出等級評價。這也是“雙減”政策之下,無紙化教學的一種新嘗試。
圖說:拼音拼讀測評現場。
“雙減”政策落地后,教育部就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進行部署,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進行紙筆考試。首個期末,薛家島小學積極探索了無紙筆化測評新形式,推出了智慧闖關、動手操作等趣味活動。
圖說:手撥計數器,游戲型道具搬到了測評現場。
“我剛背誦了《靜夜思》這首詩,接著就要去解答數學題了!”一、二年級的學生們興奮地“解鎖”各個關卡,努力取得寫著“優秀”的通關印章。多數學生表示:“做游戲的過程中就把考試通過了,很喜歡這種形式。”
圖說:闖關后的各種小印章代替了以往的考分。
原來的紙上算數,變成了手撥計數器;原來的紙上英語拼寫,變成了大聲讀出單詞。評價標準不再是分數,而是贏取看得見、摸得著的印章。如果學生答不出問題,老師也會耐心引導他們思考,在測評過程中再次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圖說:小學生展示自己的陽光測評結果。
“期末考試的這種創新設計,能讓學生們動動手、動動腦、認一認、講一講,幫助他們打開思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這比紙筆檢測更加直觀?!毖覎u小學副校長郭太艷介紹,“智闖”活動設置了我愛拼音、詞語闖關、背誦詩歌、手撥計數器、讀單詞等多個關卡,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等多個學科,可以有效地對學生做一次綜合測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