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青島啤酒、海爾智家、青島銀行分別列熱度榜前三位。青島啤酒、青島銀行預告2021年度業績,青島啤酒預計去年凈賺3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9.48億元,同比增長約43%;青島銀行業績快報同樣亮眼,去年營業收入111.36億元,凈利潤29.23億元,同比增長22.08%。本周,兩家青企分別通過聆訊及過會,創新奇智通過港交所聆訊,獲得在香港主板掛牌的資格,盤古智能獲創業板上市委審議會議通過,將在創業板掛牌上市,青島資本市場迎來新年“開門紅”。
海聯金匯連拉兩漲停 青島食品換手率超200%
本周A股延續下跌態勢,北上資金僅流入74億元。其中,上證指數下跌1.63%,深證成指下跌1.35%,創業板指出現超跌反彈,逆勢上漲0.73%。漲幅前5名的板塊為新冠檢測、預制菜、酒店及餐飲、幽門螺桿菌概念,分別上漲19.37%、15.41%、11.09%、10.89%、9.86%,跌幅前5名的板塊為油氣開采及服務、廚衛電器、可燃冰、培育鉆石、白酒概念。華鑫證券認為,目前A股大概率處于震蕩磨底的階段,不必恐慌于市場的再次下跌。光大證券指出,可博弈前期超跌且業績具備確定性優勢的價值板塊,首選電子、傳媒、國防軍工等行業。
青島57家A股上市公司,超過半數股價上漲。漲幅領先的是海聯金匯、德才股份、國恩股份、匯金通,股價上漲均超過10%,跌幅較大的是青達環保、國林科技、森麒麟。海聯金匯為特斯拉、新能源汽車、數字貨幣概念熱股,本周受數字貨幣和汽車零部件板塊的利好,海聯金匯股價走強,連續收獲2個漲停板。數據顯示,主力資金先進后出,一周合計流出1.86億元。消息面上,距離數字人民幣App公開上架超過10天,僅華為應用市場用戶下載量就已接近千萬。此外,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銀河證券研報指出,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逐步多元化,數字經濟、冬奧會等場景支持,數字人民幣產業鏈投資價值機會凸顯。近日海聯金匯與投資者互動中表示,已在線上和線下零售消費場景領域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儲備,目前公司在數字貨幣領域尚處于部分零售小場景試驗應用階段,未參與北京冬奧會數字貨幣業務。
同花順顯示,截至1月7日收盤,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8660億元,較1月7日收盤8957億元減少297億元。市值前十名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賽輪輪胎、青島港、海爾生物、特銳德、青島銀行、青農商行、森麒麟、海信視像,兩家銀行企業排位出現上升。市值漲幅靠前的是青島銀行、海聯金匯、賽輪輪胎,分別增長22.98億元、13.03億元、12.25億元。市值跌幅最大的是海爾智家、青島啤酒、森麒麟,分別減少232.15億元、88.27億元、21.11億元。
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成交量總額為444.24億元。其中,周交易額超過10億元有12家,30億元以上的有3家,分別為海聯金匯、海爾智家、青島啤酒,成交額分別為57.17億元、52.93億元、38.85億元。周換手率超過50%的公司有5家,其中,青島食品換手率高達219.27%。此外,海泰科、海程邦達連續5天跑贏大盤,上漲態勢較好。同花順智能分析認為,海程邦達近期平均成本為26.82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該股資金方面受到市場關注,多方勢頭較強。已發現中線買入信號。迄今為止,共1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21.67萬股,占流通A股0.42%。
創新奇智沖刺“AI+制造”第一股
1月12日,創新奇智通過港交所聆訊,獲得在香港主板掛牌的資格,UBS瑞銀集團、中金公司及華興資本為聯席保薦人,“青島軍團”即將再添一家港股上市企業。
創新奇智是一家中國領先的企業AI解決方案提供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收入計,創新奇智為中國企業AI解決方案市場上第三大AI技術驅動型解決方案提供商。資料顯示,創新奇智為創新工場的子公司,知名資深人工智能科學家李開復為其創始人和董事長,主要面向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市場提供全棧式AI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AI平臺、算法、軟件、AI賦能設備及相關服務。創新奇智招股說明書顯示,此次IPO募集資金將持續優化AI平臺及加強研發能力;持續拓展和豐富解決方案;持續提升商業化能力;持續拓展客戶及加深客戶聯系;繼續追求戰略投資及收購。
從行業來看,2020年中國企業級AI市場的市場規模達約人民幣1394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約人民幣836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3.1%。2020年,中國企業級AI市場約占整個AI市場的75.0%,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約80.0%。創新奇智目前就處在為企業AI提供解決方案的賽道,這是一個巨大且快速增長的細分行業。
從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與大多數AI企業一樣,創新奇智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中。創新奇智解釋稱,凈虧損主要是由于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分配了大量的資源進行研發工作。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創新奇智研發開支分別為1.13億元、1.82億元和1.77億元,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49.34%、39.39%和32.01%。這也就意味著,創新奇智營收中超三成被用作研發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創新奇智首次向港交所遞表。此前創新奇智曾于2021年6月25日遞表,但12月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材料已經“失效”,創新奇智首次沖刺港交所上市“折戟”。據了解,創新奇智此次在港交所上市后,將成為國內“AI+制造”第一股。此前的2021年11月5日,鷹瞳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正式成為“醫療AI第一股”。隨后2021年12月30日,商湯科技也登陸港交所,成為“AI四小龍”第一股,截至本周五,股價漲幅超過78%。而今,創新奇智正在沖刺“AI+制造”第一股。
盤古智能IPO上會募資7.5億元
創新奇智通過聆訊兩天之后的1月14日,青島資本市場再度傳來好消息,青島盤古智能獲創業板上市委審議會議通過,將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盤古智能此次擬發行不超過3715萬股新股,預計募集資金7.5億元,其中,4億元用于盤古潤滑·液壓系統青島智造中心二期擴產項目,1億元用于盤古智能(上海)技術研發中心項目,2.5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資料顯示,盤古智能主要從事集中潤滑系統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集中潤滑系統廣泛應用在風力發電、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領域。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統計,2018年-2020年,盤古智能在風力發電類集中潤滑系統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7%、42%和54.8%,連續多年排名市場第一,穩居行業首位,盤古智能已成為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近年來,低碳發展已成為共識,作為清潔能源的一種,風電行業迎來蓬勃發展,也讓相關產業鏈企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為風力發電的風機提供集中潤滑系統的盤古智能正是其中之一,盤古智能業績快速增長,盈利能力不俗,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2019年、2020年盤古智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638.39萬元、18985.50萬元、34813.16萬元,凈利潤分別為40.29萬元、4915.07萬元、15778.07萬元;2021年上半年,盤古智能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7122.52萬元、7075.46萬元。
伴隨著創新奇智、盤古智能分別通過聆訊及過會,資本市場“青島軍團”再度擴容,境內外過會及掛牌青企達到74家。截至本周,創新奇智港股待發,科捷智能、盤古智能2家青企通過證監會科創板、創業板審核待發。此外,截至2021年底,青島地區還有26家輔導備案企業。
記者 隋淼 趙震
制圖 王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