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企業政策專員楊會蘭參加了青島市聊城商會和青島市新經濟企業家商會的政策宣傳活動,現場宣講了我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政策體系,向200余家會員企業演示了“青島政策通”平臺政策找人、政策匹配、政策計算器、在線咨詢、在線申報等功能,同時從企業實際經營角度著重介紹正在申報的2022年專精特新認定項目。
政策宣傳活動從體系、平臺和內容三個方面解答了企業對于涉企扶持政策的諸多困擾和疑惑,得到了現場企業家的一致好評。搭建服務平臺、構建服務體系、多元化政策服務正是我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政策服務工作下沉、了解企業真實需求、扎實服務基層的真實寫照。
再造政策兌現流程 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務平臺
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市民營經濟局按照“一口發布、一口解讀、一口兌現、一口服務、一口評價”的建設目標,牽頭搭建了“青島政策通”平臺,全面提升政策服務水平。平臺獲“2020青島市民最喜愛的掌上政務服務應用”,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典型案例推廣。
2021年,平臺啟動了三期建設,重點針對惠企政策兌現存在的部門信息不共享、資金績效評價不準確、審批過程復雜等問題,建設資金申報、兌現及管理系統,打通平臺與相關部門的數據連接,實現惠企助企政策的“網購式搜尋”,資金審批進度和到賬的“物流式查詢”,全面實現了財政惠企資金兌現的全流程服務。首批政策申報項目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上線,平臺三期全面建成后,每年涵蓋惠企資金項目約500個,涉及資金約100億元。
線上線下協調配合 構建“協同性”政策服務體系
常態化組織區市巡回政策宣講,現場發放《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政策一本通》紙質書,宣傳使用“青島政策通”平臺;持續開展“抓項目落地促企業扎根”青島市促進民間投資政策宣講活動,全年共持續舉辦33場專題宣講活動,超過150萬人次在線收看,線上答疑6000余次;建立企業政策專員隊伍,首期聘任290人,常態化為企業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和申報服務,聽取企業意見建議,讓政策服務輻射至基層園區、服務機構和企業。
政策專員隊伍的成立標志著市本級和區市鎮街聯動的服務網絡體系正式形成,通過開展專場政策體系培訓、贈送政策服務資料、編發即時政策速報等系列活動,充分為基層政策專員賦能。為把政策服務工作做實做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還將匯總梳理的194名基層政策服務專員的辦公電話通過青島政策通平臺和媒體向全社會進行了公布,目前我市企業可以隨時聯系所在轄區的政策專員,咨詢政策疑問,反饋政策建議。
依托平臺和體系 不斷豐富“個性化”的政策服務手段
在平臺的支撐下,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不斷探索創新政策服務手段,提高政策獲取的全面性和時效性,實現政策的精準匹配和個性化定制,方便企業線上線下深入、全面、系統、及時的弄懂、用足、用活各類惠企政策。
全新編制《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政策服務手冊》。對全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政策體系以及重點扶持政策進行梳理,形成了青島市企業政策服務體系的概略框架,幫助企業更輕松、更便捷的享受政策的獲取、申報和兌現,發放給全市190名基層政策專員和5099家專精特新企業。
迭代升級《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政策一本通》。依托“青島政策通”平臺,篩選出現行有效、企業關注、量大面廣的政策,包含創業、人才等7大類173項政策卡片,通過對應政策項目的二維碼鏈接“青島政策通”平臺。
創新制作發布短視頻版《政策速遞》。圍繞最新發布的政策項目進行政策內容的深挖和詳解,結合青島政策通平臺的項目發布,全年六期政策速遞的瀏覽量達到12000余次,轉發量超1600余次。
目前,“青島政策通”平臺總瀏覽量突破270萬次,匯集惠民惠企政策資訊近20000條、政策文件近1700個,政策項目超1500個,41個市直和區市部門在線受理并答復1300余個政策咨詢,通過其他各類渠道完成的一對一政策咨詢超過5000次。
在圍繞線上平臺整合資源,鏈接數據,優化功能的同時,不斷加強線下服務的精準性、及時性和有效性,讓企業切實感受到政策服務的速度、深度、準度和溫度。線上線下,久久為功,用貼心、溫暖的政策服務讓企業如沐春風,茁壯成長。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