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冷水都不足以形容投資者新年首周的心情,應該說凍得透心涼。
開年后首個交易周,A股三大指數四個交易日全部綠盤報收,上證綜指全周累計下跌1.66%,深成指累計跌幅3.46%,創業板指最不爭氣,累計跌幅達到了6.8%。白酒茅、鋰電茅、光伏茅、醫藥茅……各路賽道龍頭輪流崩。這種全場恐慌式拋售,不能不讓人憂慮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政策風險是系統性風險的重要來源。雖然當前中國經濟政策偏暖,貨幣流動性仍然寬松,但全球金融政策集體轉向帶來的外部沖擊壓力正在增大。
美聯儲周三公布的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們已經討論可能提前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同時考慮提前加息以抗擊通脹。美聯儲鴿派轉鷹派的速度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更快。華爾街交易員隨即大舉拋售科技股,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本周迄今已累計下跌了3.61%,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美聯儲加息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波蘭央行已經搶先出手,1月4日就早早地宣布將主要利率提高50個基點至2.25%,成為今年最先加息的新興經濟體央行。就在美聯儲發布會議紀要透露提前加息可能性后,烏拉圭、秘魯和阿根廷央行,也相繼宣布了加息。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國內通脹率已高達51.2%,創了近20年新高。過去一年,盡管通脹率一直在走高,但阿根廷堅持保持利率不變,因為應對疫情沖擊,托舉經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通脹高企下,阿根廷貨幣政策不得不從寬松到收緊,這是很多國家面對的相似問題,也可能是最終選擇的共同路徑。
美聯儲為錨,全球經濟體貨幣政策逐步轉向,這種宏觀面重量級的變化,將對市場估值體系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過去兩年依靠流動性泛濫躺贏資產泡沫的所謂賽道投資,未來是行不通了。
這兩天基民們都在各種投資社區吐槽明星基金業績滑鐵盧,其實美國基民也是一樣的心情。有著華爾街“女皇”稱號的凱西?伍德的旗艦基金方舟投資,新年首周遭遇了自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業績縮水,凈值下跌超過7%。
過去幾年,凱西?伍德憑借重倉新能源、科技股稱皇,同期A股市場稱王的基金經理,也是重手押注半導體、鋰電池、光伏、創新藥等行業。如今跌落神壇,究竟是王牌基金經理集體大腦短路,還是說好業績多半來自好運氣,充裕的流動性讓冒險家們敢于坐在牌桌前梭哈?
金融資產,說到底是錢堆起來的。貨幣環境變了,資產定價進入了混沌期,市場觀點分歧加劇。這兩天,兩位券商研究所首席又開始了PK,一方說,“小高新”將是全年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也就是市值更小、成長增速更高、符合科創“新增量”特質的“小高新”企業,將成為市場“弄潮兒”,也就是G(成長增速)對股票定價更加重要。另一方則認為,企業長期價值來自盈利能力,也就是ROE(凈資產收益率),G只是個短期景氣度的指標。
究竟哪個指標能代表今年投資主線,這樣的難題還是讓專家們互相敲磚去吧。顯而易見的是,冬天來了,但春天還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